中国女排与荷兰女排交手时,对方大力扣杀,球直奔边线。此时,教练蔡斌本能地救了球。这一幕成为了这场比赛的幽默注脚。
时隔十个月,中国女排再次站在了国际赛场上。从教练组到球队,新的周期,新的面貌。东京失败的遗憾已经成为过去,这个光荣的师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个月,两大洲,三万公里,世界女排联赛被视为新一届中国女排的试金石。56岁的蔡斌用了四个词来形容第二次执掌帅印的感觉:尽力而为。
在中国,世界冠军很多,中国女排只有一支。在经历了“郎平时代”的辉煌后,人们对这支球队有了更高的期待。换帅后的波动,新老交替的痛苦,显然是最大的隐忧。
67人训练营,20人国家队名单——蔡斌一步步打造新球队。体能训练,整体磨合,防伤防病,调整打法。在福建漳州闭门集训的日子里,人们只能从零星的报道中捕捉到新女排的信息。
东京奥运会延期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巴黎的筹备期缩短到不到3年。这次的世界女排联赛与以往不同。团队战绩与巴黎奥运积分直接挂钩。对于组建4个月的新一届中国女排来说,不仅仅是训练队伍,还要考虑最后的成绩。"两者兼顾,以练促赛,以赛促练."战前,蔡斌定下了基调。
跻身世界女排联赛八强是第一步。“在比赛中打出士气和霸气”,蔡斌渴望带好这支球队。“不仅仅是成绩,还有中国女排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六一儿童节那天晚上,无数球迷在屏幕前彻夜未眠,等待着新一届女排的出现。
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只有袁、、丁霞、龚翔宇、和杨涵予有参加国际比赛的经历。大部分新入选的选手,无论心态还是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缺乏决绝声音的明星选手要想赢,只能靠“集体”。
蔡斌在派潭有“小诸葛”之称。2009年,他第一次执教中国女排,匆匆下课,让他终生难忘。现在,“二宫”面对的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界排球界,压力可想而知。你手里的这些牌怎么打?
世界女排联赛首战荷兰,一波三折。中国女排习惯慢热,第一局输得很快,暴露出传球不稳、战术单一等一些不足。从第二场开始,中国女排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手感,拦网、进攻、防守各个环节都开始领先,大比分2:1。第四局,对手适应了中国女排的进攻组织。在开局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中国女排换人得到效果,最终实现逆转。
从0:1到3:1,中国女排用胜利开了巴黎循环赛的好头。纵观整场比赛,蔡斌的两次果断的临场派遣至关重要:一是用王云换下首发主攻金烨,二是第四局换下第二个传球给丁霞。在球队处于被动的时候,他利用停顿的时间不断告诉队员们,“不要慌,冷静,要冷静。”
在先后出场的10名中国女排队员中,从攻防稳定性到得分效率,几位参加过奥运会的队员依然是球队的中流砥柱。年轻队员的表现虽然参差不齐,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全队还在磨合期,配合不够默契,但难能可贵的是,身处逆境时,全队始终精神饱满,心态没有大的波动。它把自己放在追赶者的位置上,每分钟都在拼出胜利。
从东京到巴黎,中国女排要想翻盘,恰恰需要这种“从零开始,和自己赛跑”的气势。最近两个周期,中国女排频频登上最高领奖台,成为世界各队针对性研究的靶心。现在,中国女排从“保家卫国”回到了“为国效力”的位置,彻底卸下冠军的包袱,心无旁骛地打比赛,让自己通过磨炼快速成长,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这场艰难的逆转,是中国女排重整旗鼓的开始。姑娘们,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