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龙洲池,海峡两岸“龙舟大赛”2022 300米直道赛预赛随着鼓声拉开帷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参赛选手精神抖擞,手执双桨,赛过龙舟,激扬青春,引得沿岸观战的人们爆发出阵阵掌声。
根据赛事主办方的公开信息,本次龙舟赛共有来自海峡两岸的41支队伍千余名选手参加。参赛队伍中,mainland China队24支,台胞队17支,12支女队也成为活动现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这次大家都很热情。我为此练习了两个多月,但我只是个替补,还没打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台湾学生陈昌利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和所有来参加龙舟赛的台湾省年轻人一样,他很高兴有机会和大陆同胞一起参加这项传统赛事,共同迎接端午节。

6月2日上午,林明(化名)和全体队员一大早就来到厦门集美区龙船池备战。他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达的队伍,却没有意识到现场“到处都是人”。
"我从没想到大家对龙舟比赛如此热情."林明对报纸说。
目前也是厦门某高校的学生。我听说今年厦门有龙舟比赛。他立即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并被选为他所在队的划手。
“龙舟竞渡讲究相互配合,所以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同舟共济。”林明说,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互相交流和合作,他们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
“正式比赛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训练。”林明说,在龙舟比赛中,鼓手是灵魂,发号施令,控制队伍节奏,对领导力有一定要求;而且每个划手的动作技术也很高,必须练习和掌握入水、划水、阻水、动桨的要领。
“只有经过多次的握桨模仿和练习,再经过完整连贯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掌握划桨节奏的目的。”林明说。
由于台湾省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参加龙舟比赛,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抽出宝贵的时间进行训练。
“我太黑了,没法塑形。”年轻的台湾省郑梦焕告诉该报。
郑梦焕硕士毕业后去厦门工作创业。他也是一名研究导师。近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推广“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并推出了六艺主题研习营,让学生进行古代祭祀,体验射箭、抛壶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互动项目。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我也很高兴能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郑梦焕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知行合一的方式,让两岸年轻人了解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正当海峡两岸的选手在龙洲池击水的时候,一位来自台湾省的年轻人陈生元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身着汉服,在人群中异常抢眼。
作为台湾省翔安台边龙舟队的年轻划手,他坚持穿汉服参加比赛,因为穿汉服更有“仪式感”。
“赛龙舟是祖国的传统民间节日。我觉得穿汉服更能体现两岸一家亲,增强民族自信心。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陈生元对本报说。
他来自台湾苗栗。作为客家人,他带着寻根的愿望来到大陆。在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后,他决定回归本源。
在大陆生活创业后,他痴迷于研究中国正统古典文化,潜心棋艺,推广汉服。他还在厦门翔安区拥有一个围棋教室,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教授围棋爱好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汉服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我还研究了台湾省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汉服运动在mainland China也异军突起,所以我觉得穿汉服更能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信。”陈生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