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说足球技术的基本功是基础,但是,体能和对抗力才是基础中的基础。
竞技体育,没有体能和对抗的保障,你有再好的技术,如何施展?
一碰就失去平衡了,跑动十几分钟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在“一停、二看,三等待”的中超“养生足球”的熏陶下,国脚们游刃有余,
但是到了更追求对抗、体能和攻防转换的洲际大赛,僵持十分钟后,就很容易被对手摁着打半场攻防演练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邵佳一真是一语道破中国足球发展的弊病!
包括旅欧的武磊和李磊,也在视频连线时聊到了这一点。
他们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球员无法在高强度对抗下做出正确的动作,容易出现失误,更甚者出现缺氧状态,却是最大的问题。
李磊表示:“我感觉就像咱们中国球员出来,很少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重要的是节奏、对抗。”
所以说,只有在高强度、高对抗,高节奏比赛下锻炼技术,球员们才能在更高强队的氛围中适应,才能用身体抗住对方后,再游刃有余地处理球。
在空场里颠球、控球和停球,中国球员不怕,关键是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如何去合理地运用身体对抗,做好人球结合。而不是失去身体平衡,技术动作变形等被动局面。
问题找到了,那就从青训培养时的足球理念认知,强化体能、对抗力着手,让年轻球员养成这样的踢球习惯;
对于中超联赛而言,必须加快攻防转换节奏,提升对抗力!
球员们只有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踢球,才能在更高的竞赛平台上拥有充足的体能,不怕对抗、保持心态平衡。
只有做到这些,球员们才能在场上思想统一、彼此呼应,并游刃有余地运用好技术动作、做好人球结合。
到那时,中国足球想要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