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当地时间6月4日晚,2022年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大提琴)落下帷幕。出生于2001年的中国大提琴家陈以其精彩的表演获得亚军,这也是音乐人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大赛85年历史上获得的最高奖项。
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创办于1937年,是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音乐比赛之一。比赛由小提琴、钢琴、声乐、大提琴四项赛事组成,每年举办一项。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的获奖者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包括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列奥尼德·科冈,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弗拉基米尔·阿什克纳济、莱昂·弗莱舍和玛利亚·蒂波,他们都曾在历届比赛中获奖。
本次比赛的评审团由14位著名音乐人组成。中国大提琴家王建、、Gautier Capuon、Antonio Meneses、Natalie Clein和郑都是评委团成员,阵容非常豪华。
2022年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大赛评委合影
陈,当今世界乐坛上一颗从升起的大提琴新星。他的表演被形容为“超凡脱俗”、“完美技术下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音乐”、“个性的声音和真实的舞台呈现”。
2001年9月出生于上海,从小热爱音乐。5岁时,师从邹教授学习大提琴。一年后,他师从刘美娟教授。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2014年,他直奔上银附中。2017年赴德国考入柏林艺术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大提琴家丹久洛·石坂教授。目前,他正在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学习丹朱洛·石坂。
在2013年和2015年,陈赢得了加拿大晨兴音乐桥。2015年入选“音乐小天使”人才培养计划,由汤沐海大师促成与上海爱乐乐团多次合作。2016/17年陈参加德国鲁特西姆国际大提琴艺术节,闭幕式上与南德普福尔茨海姆室内乐团合作演奏小提琴名曲《流浪者之歌》。2018年,陈受邀参加波兰“肖邦和他的欧洲”音乐节,在波兰华沙国家大剧院与阿马德乌斯室内乐团和指挥家阿格涅斯卡·杜兹玛合作演奏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2019年6月,陈与德国西南爱乐乐团及指挥埃卡特·曼克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交响乐协奏曲。同年8月,他在吉娜·贝克的指挥下与豪登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海顿的《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2019年9月,陈在著名的“乔治·埃内斯库”音乐节上与巴纳图尔爱乐乐团/指挥尼古拉斯·皮奥瓦尼(Nicholas Piovani)同台演出。同年11月,在莫斯科“大提琴万岁”音乐节的开幕式上,他与丹朱罗·石坂和德国大提琴家克劳迪奥·博霍尔克斯合作,演奏了潘德·莱斯基的《第一大提琴三协奏曲》,并在武汉“琴台”音乐节和第四届上海大提琴艺术节上,与小提琴家宁峰和刘鹏指挥的武汉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勃拉姆斯的《A小调双协奏曲》。2020-21年与青年钢琴家石博阳合作,在捷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江苏大剧院等地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2021年7月,在第12届MISA音乐节闭幕式上,首次受邀与龙宇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菲利普·格拉斯大提琴协奏曲第一号》
陈还得到著名大提琴家王建、大卫·格林加斯、简斯·皮特·梅因茨、沃尔夫冈·伊曼纽尔·施密德、马尔蒂·鲁西、、鹤见刚、施瓦贝、杨文(杨文信)以及著名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和钢琴家雅克·阿蒙的指导。
陈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三项荣誉。2018年2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一届Vitold Lutoslawski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同年9月,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乔治·埃纳尔斯图书馆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2019年6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十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获得第五名。
2020年12月,陈受邀报名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年艺术家”。
陈使用的是一把约于1780-1800年间制作的约瑟夫·瓜达尼尼大提琴。它由德国汉堡基金会“德意志音乐基金会”慷慨赞助。
著名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曾这样评价的演奏:“从我第一次听到的演奏,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
来自今日音乐MusicToday,极致音乐创新
编辑:蒋芳
编辑: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