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在世的时候,耐克就已经通过科比获得了不可估量的利润。即使在科比去世后,耐克也继续通过与科比遗孀瓦妮莎续约来实现盈利。
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斯蒂芬·库里,这些曾经引领或引领时代的优秀篮球运动员,从来没有对中国品牌球鞋青睐有加。恐怕不仅仅是资金和素质的问题,还有文化和观念的问题。人们必然会相信那些陪伴自己更久、自己更了解的品牌。
与匹克相比,李宁和安踏似乎走得更早、更远。他们重金签下德怀恩韦德和克莱汤普森足以说明问题。如果他们真的想获得高曝光,就需要真正有分量的玩家的支持,而不是简单的“修体制”“刮彩票”。
韦德已经退役,汤普森也经历了两次大伤。国产运动品牌的状态远不如从前。在新签约的球员中,没有一个球员的影响力能和这两位相提并论。李宁刚签下的吉米-巴特勒虽然在季后赛中多次证明了自己的“硬度”,但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曝光度,还是远不及韦德和汤普森。
今年4月,国内某年轻运动品牌与湖人队新秀签约。名字不详的奥斯汀·里维斯,让人们看到了匹克十几年前走过的“栽培系”老路。
对于NBA来说,它不再是一项运动,而是运动带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科比对胜利的渴望,对自我的要求,凝结成了NBA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曼巴精神”。这种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篮球本身。
品牌和西方运动员通过真金白银走到一起,以及后续的沟通和了解,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是需要时间和空的。显然,这不仅仅是谈钱的问题。
此前国内体育品牌签约NBA球员,少不了举办中国之旅。一方面源于企业的商业目的,一方面加深了大洋彼岸玩家对中国的了解。
看工厂,逛城市,吃小吃,和粉丝互动,看似跑公告式的活动,都会给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运动员带来不小的震撼。在NBA圈子里,由于环境的影响,一个个体的感情很容易传染给他的球迷和队友。
但由于疫情突然,鞋子送不到都是小事,队员打不通,错过了了解和认识的最佳时机。这样一来,由于不理解而产生的隔阂和矛盾可能会越来越多。
这可能是国产品牌出海的潜在危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