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连击败比利时和加拿大之后,中国女排昨晚迎来了本届世界联赛的第一个真正的强敌——东京奥运冠军美国女排。最终实力较弱的中国队未能延续胜利,0-3告负,7场比赛取得5胜2负的战绩,关键时刻缺少稳定的得分点也成为当前中国女排面对顶级强队时的明显软肋。
描述:中国女排不敌美国队。新华社照片(下同)
中美大战第三局进展差不多:开局阶段中国队如火如荼,占据一定优势;美队加强中段拦网,抹平比分差距;在决定胜负的时刻,中国队进攻难分,而对手则通过一次次防守反击扩大优势,最终实现逆转。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在朱婷暂时挂免试牌的情况下,蔡斌还没有为这支全新的中国女排找到新的“关键夫人”。
事实上,除了奎松站第一场干净利落的比利时队,中国女排在剩下的比赛中,总会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出一定的混乱,场上的球员面对对手的冲击显得很无奈。这就揭示了,球在碰到顺风球的时候,可以勇敢无畏的连续打,但是一旦遇到强大的冲击,没有人能够挺身而出,用连续的得分浇灭对手的嚣张气焰。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女排历史上的每一次辉煌历程中,都有一位大心脏的核心球员“保驾护航”。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女排能否在朱婷之后找到新一代领袖,将是球队在巴黎奥运周期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中国女排此前参加的六次世界联赛中,00后小将李莹莹的表现得到了一致认可。除了贡献全队最高分之外,她在传球和拦网方面也有同样明显的进步,很多人也把她视为目前这支中国女排的“关键小姐”。但是面对防守体系很完善的美国队,天津少年还是有点不成熟。虽然时不时仍有抢眼表现,但关键时刻很难显示空。一方面,前几场稳定的输出让她成为了各路对手的重点研究对象,而美国队主帅基拉里制定了针对性的防守战术,不断消耗中国队主攻的体力。与此同时,李莹莹比赛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很多时候缺乏队友支持等问题也在比赛中暴露出来。正如她所说,“现在团队遇到了一些困难,个人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需要通过比赛找到差距,及时调整和提高,在以后的每一场比赛中打得更好。”
巴黎奥运周期刚刚开始,蔡斌和教练组还有时间打磨李莹莹的“糙玉”,让她逐渐成长为中国女排的新领袖,直至与朱婷成为“双子星”。世界联赛输给美国的结果确实是苦涩的,但如果这样的输能换来下一次的“关键失手”和全队的不断成长,为2024年奥运会的“大考”打下基础,那么输也就有了价值。(新民晚报记者卢雨欣)
作者: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