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巧合,他不会去跳水,也不会成为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但正是成长路上的“奇遇”,让他走到了今天,成为中国男子跳水的领军人物。他,王宗源,一个来自襄阳的年轻人,在昨晚的世锦赛男子单人3米板决赛中以总分561.95分获得了第二枚金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在他小时候,不得不依靠教练一次次用棍子把他从泳池里捞出来。
图说:王宗源摘金新华社
对王宗源来说,他走上跳水之路纯属巧合。他的父亲王是一名游泳运动员,他在儿子不到三岁的时候就带着他下了汉江,但起初并不练习跳水,而是练体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第一任教练张永刚带着王宗源去练习跳水,这得益于湖北省的一项特殊政策:所有注册体操的孩子都可以参加省级比赛的跳水比赛。后来,在省比赛中,王宗源获得了三枚金牌,受到了省跳水学校的青睐。从此,他的跳水生涯才真正开始,那时他刚刚6岁多。在去年东京奥运会的搭档谢获得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后,曾透露自己在开始练习跳水时非常胆小。跳完之后,他不得不请教练用棍子把自己舀起来。正是在这次“打捞”中,他逐渐成为跳水奥运冠军。
图说:王宗源和启蒙教练张永刚的网络图
在第一任教练张永刚看来,王宗源的专注力特别好,所以前途无量。“能力强的孩子好找,决心好的孩子不好挑。”国家跳水队领队周评价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年轻人:“他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很努力,但还是需要更多锻炼的机会。”
2019年韩国光州世界锦标赛是王宗源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在男子单人一米跳板决赛中,他在前几轮上演了惊人的逆转,成为中国跳水第100个世界冠军。第一次尝到世界大赛冠军的滋味,王宗源觉得这就像是一剂强心针,鼓励他在跳水上越走越快。但是走的太快容易摔倒。在一次国家队的试训中,王宗源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比赛中,他多滑了半步,差点侧着身子掉进泳池里,溅起了巨大的水花。从此,他被戏称为“列平少年”。这种名字看似是一种“耻辱”,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激励吗?王宗源不负众望,迅速调整心态,终于抓住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机会。
说起有机会参加东京奥运会,王宗源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突发的疫情,巴黎奥运会的后备人才王宗源可能会在电视机前为队友加油。没想到东京奥运会推迟了一年。出征奥运会前,曹渊因伤竞技水平下滑,出生于恒空的顶替了他的位置。最终,他的搭档谢获得了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
图说:王宗源东京奥运会获得金牌,父母为他点赞网络图。
这个世界冠军也属于王宗源。在搭档曹源获得双人三米板冠军后,昨晚的单人三米板成了他自己的舞台。从第一跳开始,王宗源就领先了。全部6个动作,其中5个动作拿到了本轮最高分,最终以561.95分的巨大优势夺冠,领先排名第二的曹媛69.10分。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米跳板比赛中,不敌队友谢,获得银牌。随着他实力的迅速增长,下一届巴黎奥运会值得期待。(新民晚报记者李园春)
作者: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