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你热爱的项目,四年后在米兰冬奥会上冲击你的第三个冬奥会,争取实现新的突破。”速滑运动员李奇说。6月29日,包括李奇石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118名速度滑冰运动员、短道速滑运动员、轮滑运动员齐聚北京老山击剑馆。为期三个月的全国速度滑冰训练营于当日正式开班。
高在北京冬奥会中国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中获得金牌。面对米兰周期,球队早早开始了新的征程。在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剑中心和中国滑冰协会的布局下,为米兰冬奥会的决胜确定了“突破自我,所向披靡,中国速度,米兰伴我行”的目标和决心。
中国滑冰协会会长、速度滑冰专委会主任李彦表示,训练营将学习北京冬奥会精神,发扬北京冬奥会周期夺冠经验,加强体能弥补短板,跨界跨学科选拔人才,助力科技创新。“训练营旨在增强体力,突破创新,精准选拔正在备战米兰周期的运动员,同时为2030年冬奥会建立后备人才梯队。”李彦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训练营,探索出一套提高速滑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训练指标和数据,创新速滑训练模式。
参加速度滑冰国家集训营的运动员是由全国18个单位推荐的。营地分为36个女子突破组,44个男子承受组,38个男子冲击组。队伍中有参加过北京冬奥会的李奇石、连等人,也有十五六岁的年轻新生力量。短道速滑、速滑和轮滑运动员也参加了队伍。平昌冬奥会女子1000米短道速滑亚军李金玉也来到了训练营。开营当天,我们还进行了政治理论学习、团队纪律学习、反兴奋剂教育、防疫教育、自媒体管理教育。
进入国家训练营的平台,大家都期待在这里有一个大的提升。“从北京冬奥会回来,我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了,更加坚定了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希望在训练营的三个月里,能进一步加强体能,为新赛季新周期打好基础。”连作为运动员代表,在训练营期间带领大家宣读了运动员团队的规则:刻苦训练,不怕困难,突破极限。虽然在北京冬奥会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但还是期待在未来的男子1000米比赛中继续争取第一,再进一步!
训练营团队由地方单位和北京冬奥会教练组推荐的12名教练组成,以李彦、、、为核心。“教练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在米兰取得好成绩。希望在三个月训练营的帮助下,运动员从基础体能到专项体能都有很大的提升。”华林说。
此外,训练营还特别邀请了由北京体育大学田径学院、体能学院院长带队的体能组,以及由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航空空航空航天大学的训练博士组成的数据统计组,为每位运动员建立数据档案。成都体育医院的生理生化博士教授和运动解剖学等专家也参与了训练营的保障和学术研究。
子健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季表示,子健中心将充分发挥夏季项目中心的优势,全力做好全国速滑训练营的各项准备工作。
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倪宣布训练营正式开始。他希望进入国家训练营的运动员牢记为国争光的责任,珍惜进入国家训练营的机会。一切都将从零开始,他们真的会练习,加强,留下来,用他们的奋斗打造米兰之路。
作者:王向娜 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