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中国男排在波兰格但斯克以3:1战胜保加利亚。无论北京时间7月10日晚最后一轮与塞尔维亚的比赛结果如何,中国男排都已经获得了2023年世界男排联赛的参赛资格。但是,中国男排距离巴黎奥运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男排未来的出路是什么,是思考的关键。
成就的客观解释取向
中国男排多年未能参加奥运会,在国际比赛中成绩一般。但是为什么这次会受到广大粉丝的关注呢?因为这批中国男排队员的身体条件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平均身高接近2m。即使在当今世界,男排也名列前茅。如果他们不能得分,那就太可惜了。
主攻手张景印,彭世坤,2.08米,江川,2.04米,,,苗阮彤,,2.05米,,2.02米。中国男排主攻手戴卿尧将是2.09米,张哲佳2.09米。即使二传手于垚辰身高1.95米,他也是大二学生。如果他不是自由人,全队平均身高相当可观,全队正处于打球的黄金时期。
亚洲劲旅日本和伊朗都不如中国,甚至与巴西、波兰、美国、意大利等世界顶级球队相比,中国也不落下风。但是,不说世界顶级球队,就说日本和伊朗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了。在这场面对面的比赛中,中国1-3不敌伊朗和日本。今年的世界联赛,截至7月9日晚,中国男排以11战3胜8负积9分排名第13位。结果客观上证明了中国男排在世界男排界的地位。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有12支队伍。除了这次参加世界联赛的16支球队,韩国、土耳其、埃及、古巴、卡塔尔、波多黎各都不弱。中国男排还需要努力。
彭世坤快攻
出国体验风暴
中国男排长期以来过于封闭,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这种封闭状态。由于吴升执掌中国男排,2021年率队征战亚锦赛。今年的世界男排联赛,是武圣出战的第二次国际比赛。中国男排超级联赛不够开放,长期闭门造车,影响了潜力球员的成长。
与女子项目相比,国际男子职业排球发展迅速,代表了世界最新趋势。中国男排队员来自各个地方队。客观来说,虽然各队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但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优秀的国内球员经过刻苦训练,是可以入选国家队的。但是国外的职业化发展太快了。中国本土选手努力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国际比赛或职业比赛来继续提升自己。目前,教练的帮助非常有限。
相对而言,中国男排超级联赛水平不高,能引进高水平外援的球队也有限。国内大部分球员接触国外先进排球水平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伊朗国家队球员在欧洲职业联赛踢球,而日本男排的西田佑志、高桥兰和石川夕纪则在意大利甲级联赛踢球。上赛季,中国球员彭世坤随日本三得利太阳鸟获得日本V1职业联赛冠军,回到国家队后进步显著。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体育总局才直接做出努力,让中国男排能够参加下赛季的法国男排甲级联赛,目的是提高中国男排的水平,争取巴黎奥运会。客观来说,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方法,结果也不好说,但不是常态。中国男排需要在常态下开放。
开放市场,合理签约
有一种说法是,预计下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将开放外援名额限制,这将真正刺激市场,对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合理引援。
相对来说,中国排球青训体系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也面临人才短缺的困难,但整个青训还是比较紧张的,各个年龄段的人才梯队建设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被国外俱乐部重视的情况下,每支球队都可以把主力球员派出去打联赛,让年轻球员不断涌入一线队,给更多球员展示自己的机会。
但是中国国内本土男排还是不能每支球队都引进外援。如果所有球队都能引进外援,竞争会很激烈。其实我不赞成限制外籍球员的数量,这样会大大减少本土球员锻炼的机会。关键是各队能否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外援来促进中国本土球员的成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国内地方联赛很重要,这是一个人才不断涌现的阶段,而中国男排超级联赛的竞争力明显不够。男排已经到了真正走出去、请进来的阶段,到了真正提高水平的阶段。比如这次世界联赛,不要说我们球员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连教练组平时也很少遇到。明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不知道怎么随机应变。而且作为球员,本土教练也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作为教练,在高水平比赛中带队的机会太少,不知道如何处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