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已经走完了今年世界联赛的征程,但在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并不是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而是国内赛场上的一件不光彩的事件。昨天中午,一段天津男排和江苏男排在集训教学赛后打架的视频开始在网上广为流传。几个小时后,中国排球协会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双方个别运动员因口角引发肢体冲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同时,排协表示,作为本次培训的主办方,他们将以此为戒,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相关管理,并及时更新后续调查结果。
图说:中国Pais协会公布初步调查结果。
调查事件,纠正错误,惩罚闹事者和参与者,无疑是此次事件中排球协会的“必答题”。除了这些,今年男排联赛筹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更值得排球协会和有关方面反思和总结。
因为疫情,国内男排联赛近几年一直磕磕绊绊。和中超、CBA一样,上赛季的男排联赛也采用了集中比赛的模式。平心而论,在关注度不高的情况下,这种选择虽然可能会给男排市场带来更多的风险,但也是对所有球队和球迷的交代。
图说:近年来,国内男排联赛跌跌撞撞。
然而,本赛季的男排联赛就像一个“盲盒”,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何去何从。在因为疫情原因数次更改出发时间后,6月初,协会终于向各队发出了通知,一切似乎都在按照6月20日出发的计划进行。但是选手就位了,主办方却又变卦了。上海男排克服了复杂的疫情,来到了比赛场地江门。教练沈琼甚至推迟了婚礼,但得到的回答是“什么时候开始还不确定”。可想而知,这种心理落差打击了队员们的积极性。
此外,为了防疫,来过江门的队伍普遍面临着“有家不回”的尴尬局面。虽然排球协会最终拿出了临时举办“2021-2022中国男排超级联赛预备集训”的折中方案,但与实际联赛相比,“半吊子”的教学赛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折腾了半天,最后不过是异地封闭集训。这次“全武行”事件,是在这些多重因素叠加下的一次“宣泄”,也是对联赛主办方屡改屡动摇的警示。
图说:集训教学赛后,天津男排与江苏男排发生冲突。
根据排球协会最新公布的计划,一再延期的男排联赛可能于9月在江门开赛。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消息,但经历了之前的种种波折,无论教练、球员还是球迷,都如惊弓之鸟,不敢对此有太大的期待。从这个角度来说,打架事件确实应该严肃处理,但更重要的是,协会能通过这次事件看到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办法,努力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联赛环境。毕竟这是项目开发的基础。(新民晚报记者卢雨欣)
作者: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