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看得到,核心球员高度老化的拜仁,年轻化绝非一朝一夕,但身为德甲最年轻的少帅,坚持不破不立的纳格尔斯曼,正好和萨利哈米季奇的换血策略不谋而合。
球队需要的,是一支更能跑、更听话、更任劳任怨的球队。
荷兰球员赫拉芬贝赫加盟拜仁。
用马内取代莱万,恰是这一思路的展现。虽然塞内加尔人也已31岁,但比莱万至少年轻3岁,波兰人固然乐于参与防守和策应,但马内在利物浦的勤快同样有口皆碑,能边能中的他,也更适应无锋的传跑流战术。
在聚勒以自由身转投多特蒙德后,拜仁防线高度骤降,甚至只有小将夸西一名专职中卫,德里赫特的到来,既填补了球队的防空窟窿,又顺应了荷兰人在拜仁分外吃香的传统——马凯、范博梅尔和罗本的经历,足以让球迷安心。
德里赫特在拜仁体检。
而在谈判过程中,拜仁更是将理性发挥到极致。
按照德国媒体的说法,利物浦一开始对马内要价5000万英镑(大约5900万欧元),但最终的成交价格是3200万欧元外加最多900万奖金。
又如阿贾克斯本来对赫拉芬贝赫要价3500万欧元,最终拜仁谈到1850万+550万,外加未来再次转会5.5%的分成。
更加彰显拜仁底线思维的,是莱万转会一事。尽管几无和好可能的双方早已撕破脸皮,但始终坚持5000万欧元以下免谈的拜仁,让习惯了“敲骨吸髓”的巴萨无机可乘。
4500万欧元首付+1000万浮动,对于一名仅剩一年合同的34岁老将,无疑是“溢价卖出”。
要知道,著名的“转会市场”网站,对莱万的身价评估也不过4000万欧元;而在之前一年,同样仅剩1年合同的C罗,几乎是被尤文免费送给了曼联。
马内和拜仁球迷合影。
先攒后花,余财可期
在引进四大新援之后,一个幸福的烦恼摆在拜仁面前,球队固然有了两套阵容,但薪资却已经来到了史上最高。
仅税前年薪超过1000万欧元的球员,就有10人之多。这样的结构,早已超出德甲同行一个多身位。
但得益于德甲尤其是俱乐部自身严格的财务控制,过去几年一直不遗余力清洗高薪老将的拜仁,以足够的人员流动,避免了高薪养老的尴尬。
上赛季,拜仁全队年薪比2020-2021赛季大降2800万欧元,“瘦身”初见成效,这也使得球队有余力先后与科芒、格雷茨卡和格纳布里三位正值当打的中坚完成续约。
今夏完成四笔交易后,球队的总薪资看似上升了3200万欧元,但也基本和两年前看齐。
即便在薪资普涨的大背景下,球队仍然预留了1100万欧元的薪资空间,用于后续谈判,无论是签下一名巨星,还是2-3名实力派球员,球队的操作都相当游刃有余。
德里赫特能否继承荷兰帮在拜仁的成功传统?
这样的反差,很难不让人感慨沧海桑田:2020年,疫情突袭德甲时,拜仁是“哭穷”最大声的那一个,高层不但在各类场合发表对疫情的担忧,并主动向联盟申请各类救济和补助。而以诺伊尔为首,球员们主动降薪,配合遭遇黑天鹅事件的俱乐部。
但伴随着德甲重新开放观众入场,以及新高层在商业拓展上的发力,上赛季末,营收突破7亿欧元的拜仁,比遭遇疫情时上升了至少10%,这也给了拜仁花钱的底气。
毕竟,和早已资不抵债,被迫用未来25年的转播费签署对赌协议的巴萨不同,本赛季薪水开支至多3.6亿欧元的拜仁,实则只占了俱乐部总营收的52%,与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预警线70%相去甚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再嚷嚷着要控制薪资的巴萨,眼下薪水开支仍高达5.6亿欧元……
拜仁新主席卡恩。
健康的财政控制,是拜仁“能赚会花”的坚实根基,但在新主席卡恩眼里,拜仁这番大交易,仍是“小打小闹”。
作为德甲取消“50+1”股本结构的推动者之一,前拜仁门将始终致力于为球队引入外来投资者,逐步走向国际化——“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再听到英国同行说德甲是乡下联赛了。”
倘若在卡恩任上,德甲“紧箍咒”得以松绑,届时人们看到的,将是一支更加“壕无仁性”的巴伐利亚巨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