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中国花游队全体队员、教练和工作人员合影。 张晓欢供图
本月初结束的2022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中国花样游泳队共取得4枚金牌、两枚铜牌,金牌总数居各队之首,这是中国花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捷,对于世界花样游泳运动来说,很可能也代表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当五星红旗在赛场上一次次升起,作为中国花游队教练组负责人的张晓欢也是一次次红了眼圈。此次参加世锦赛的中国花游队,多数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新人,她们出道即高峰,首次参加世锦赛就成了世界冠军。她们也许很难真正读懂张晓欢眼中噙着的泪水的含义,但她们清楚,今日中国花游队的成绩离不开几代中国花游人的默默坚守和不懈努力。
此次中国花游队在世锦赛上大放异彩,在6个参赛项目上取得了4金2铜的成绩,不仅首次夺得花游奥运项目的金牌,而且首次在世锦赛花游项目的金牌榜上登顶。本次世锦赛,俄罗斯队的缺席,给了中国花游队称霸的机会,但这个机会也需要中国队凭借自己的实力去抓住。
曾几何时,中国花游在世界大赛上距离奖牌还很遥远,甚至连争得一个位次的提升都极为不易。张晓欢近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不禁回忆起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花游比赛。那是当时20岁的张晓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最深的记忆是中国花游队一批老队员在悉尼流下的泪水。“我们当时的目标是取得花游集体项目的第六名,但最终排名第七。”中国花游队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就取得了集体项目第七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队员们期待再进一步,但未能如愿。张晓欢当时是中国花游队最年轻的队员,其他队员基本上都将在那届奥运会后退役。因为心愿未能达成,老队员们纷纷流下了遗憾的泪水。那个伤感的场景,也成为张晓欢对首次奥运之旅的最深印象。
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中国花游终于拿到了集体项目的第六名,张晓欢作为当时中国队的一员,与队友们沉浸在喜悦之中。不过,也是在这一年,张晓欢在一家国际媒体上看到了一篇标题为《中国耐心》的报道,这里的耐心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指中国花游的长期蛰伏,另一层意思则似乎是隐喻中国花游很难突破。这让张晓欢很生气,当时中国花游的确已经陷入了瓶颈期很长时间。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队的国际大赛成绩就在第六至第八名之间徘徊,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花游就无法向更高目标迈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花游为突破瓶颈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请来了日本著名花游教练井村雅代。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花游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重大突破——首次夺得了奥运会的奖牌,1年后,中国花游又在罗马游泳世锦赛上首次夺得世锦赛奖牌。当时,第六次参加世锦赛的张晓欢已经是中国花游队的一员老将。她在运动员生涯接近尾声之际,终于见证中国花游的蜕变开始,对中国花游的未来信心倍增。2009年罗马游泳世锦赛之后,张晓欢就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中国花游夺得世界大赛金牌将为之不远的预测,这在当时看来实属大胆,但今天回过头看,却精准无比。不久前,张晓欢翻看自己的微博,发现早在2012年12月举行的世界花游大奖赛上,中国花游首次夺得金牌之际,她就曾写下“中国花游的世界冠军就从大奖赛开始”的豪言。多年后的今天,张晓欢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她当时的信心来自对中国花游充分且深刻的了解。
“我觉得我们就是默默无闻但一直努力的一支队伍、一个项目和一群人。”张晓欢说,“无论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陷入怎样的逆境,我们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努力。就像我们这个项目一样,无论你在水里憋得多累、多难受,你都要永远努力地让别人看到你轻松自如和最美的一面。所以,中国花游人练就的就是这种默默隐忍,默默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梦想的特质。”
花游运动员将水面上看得见的轻松、华美,与水面下看不见的努力、隐忍集于一身,这大概也是外人很难真正了解的花样游泳的全貌,也是花游人必须具有的精神品质。
除此之外,在张晓欢看来,中国花游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前人打下的基础。
中国花游队从本次世锦赛载誉归来之后,张晓欢和自己的师傅(前国家队功勋教练汪洁)第一时间见面,汪洁向队员们表达由衷的祝贺。作为汪洁昔日的弟子,张晓欢对老一辈中国花游教练为这个项目殚精竭虑的奉献深深感动。“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张晓欢说,“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第七名,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第六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铜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银牌,再到去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与俄罗斯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是之前中国花游前辈们多年的努力和铺垫,才有了我们这次在世锦赛上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