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姚丽:采访称听不懂中国话,夺冠拒认是中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叛徒姚丽:采访称听不懂中国话,夺冠拒认是中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一位中国面孔的女子举重运动员成功夺金,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但赛后,当中国记者们手拿金牌将她团团围住,用中文喊她“姚丽”向她表示祝贺时,她却装作听不懂中文,完全无视中国记者。
更有甚者,在随后的发布会上,当中国记者善意地向姚丽发出采访邀请时,她抗议道:
“我叫迈娅·马内扎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我在中国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我拒绝一切关于中国的回答。”
所有中文必须翻译成俄语或英语,然后迈娅·马内扎才接受采访。
1985年,姚丽出生在中国辽宁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姚丽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高薪工作,收入微薄。
为了让女儿走出农村,姚丽父母还省吃俭用,把姚丽送到了学校。
可惜姚丽在学校成绩不好,甚至是中下水平,升学希望渺茫。
正在这时,学校来了一个大人物,就是辽宁队的举重教练朱明武。
原来朱明武这次来学校是为了挑选适合举重的苗子。
几经挑选,朱明武看中了姚丽,当时她年纪尚小,却有举重天赋。
姚丽在队内的表现非常出色。
她把目标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上。
为了备战奥运会,姚丽更加努力。她把每次训练都当成比赛,以至于伤了胳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因伤无缘金牌。
失去金牌后,姚丽显得有些沮丧,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她开始自责,不相信教练,责怪举重队。
与此同时,她陷入了不可逾越的瓶颈。
姚丽的成绩突然停了下来,她的教练知道姚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这是作为一个运动员的必要经历的时期。
因为长时间无法突破自己,姚丽也很着急。
于是教练建议姚丽去国外感受一下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水平,同时放松一下。
姚丽自己也觉得应该出去看看。
经过三次考虑,她接受了教练的推荐,和队友同期前往哈萨克斯坦,开启了自己运动生涯的新篇章。
姚丽深负教练的鼓励和家人的期待,踏上哈萨克斯坦这片土地。
但教练肯定没想到,这一走姚丽的国籍也会被送走了。
姚丽去了哈萨克斯坦不久就换了国籍。
从此,姚丽变成了哈萨克斯坦人,名字也从姚丽改成了马内扎。
从此姚丽,这个举重小天才,真的成了哈萨克斯坦人。
原来姚丽在哈萨克斯坦没多久就引起了国家的关注。
哈萨克斯坦看中了姚丽,在举重中的天赋。
为了挖走她,在了解了姚丽的家庭背景后,给姚丽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
声称只要姚丽愿意加入哈萨克斯坦,那哈萨克斯坦愿意用国家最好的资源培养她,给姚丽最好的待遇,每个月还姚丽1000元美金。
相对于当时我国运动员的福利待遇,这个条件是很诱人的。
面对哈萨克斯坦抛出的橄榄枝,姚丽想了很久。
她不知道是否应该放弃自己祖国的国籍,加入一个新的国家。
但她想不通,自己辛苦训练是为了什么。
她觉得,在中国,也许自己永远都是队里普通的那一个,因为中国的举重队不缺人才。
和哈萨克斯坦不一样。
这里人才匮乏,只要自己来,就能得到不错的优惠。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能踏上奥运会的赛场,就是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