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董崎岷(左)在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男单决赛指导张本智和
再见老乡倪夏莲
当国外选手击败中国选手,当背后的教练是来自中国的,网络上多多少少会有些议论。对此,董崎岷看得很开,“各国之间既需要竞争又需要交流。当一个国家的运动员水平提高了,自然会吸引当地更多人加入这项运动。打球的人多了,能同中国队抗衡了,悬念出来了,这个项目才更吸引人。”董崎岷介绍,东京奥运会混双决赛,在日本的收视率位列当天所有电视节目之首。而以往比赛,如果前四名都是中国人,体育馆基本没什么人。
华人运动员和教练员,总能在比赛中团聚。尽管每次比赛都很紧张,但看到同胞们取得好成绩,大家都会为彼此感到高兴。在布达佩斯,董崎岷再次见到了老乡倪夏莲,为她拼搏到底的精神点赞。董崎岷也会和国乒男队主教练秦志戬闲聊几句,当初一起打球的日子依旧难忘。
董崎岷说:“乒乓球水平高了,竞争激烈了,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海外乒乓人,不孤单。”(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
记者手记|上海乒乓人在海外
24年前远赴日本,董崎岷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执教日乒一号选手。他说自己很幸运,运动员时代,曾和刘国梁、秦志戬当队友,在赛场上彼此加油共同进步。退役后去日本,培养了多位日本全国冠军球员,带领十六银行俱乐部捧得职业联赛冠军。并在妻子开办的美崎俱乐部,挖掘并培养了木造勇人进入国家队。
最令董崎岷自豪的是如今执教的名店高中队,和中国颇有渊源。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的“乒乓外交”佳话,时任日本乒协主席后藤钾二是推动人之一,他曾担任名电高中理事长。中日乒乓交流,在这所学校延续了下来。
“海外乒团”是世界乒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倪夏莲还在代表卢森堡参加国际大赛,沈伟妮当选了美国乒协CEO,她们都是上海人。
小小银球一线牵。无论在哪里,很多像董崎岷那样的乒乓人,都在为乒乓球事业的发展作贡献。(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