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8月4日报道称,俄罗斯法院判处美国篮球明星布兰妮·格林纳九年监禁,此前她因为携带大麻在进入俄罗斯谢列梅捷沃机场安检时被发现并逮捕。
外媒对此极为关注,认为是美俄陷入新“冷战”时期的一件地缘政治漩涡案件。从一件刑事案件上升到政治博弈,莫斯科跟华盛顿可能会就此事展开新一轮的谈判与对峙。

这件事,从一开始或许就注定要成为美俄博弈的重点。
今年2月份,格林纳在WNBA休赛期间前往莫斯科参加俄女篮队的训练和比赛,此时正好是俄乌冲突爆发前夕。
鉴于克宫一直指责美国拱火冲突爆发,又考虑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组织将会是乌克兰的最大军援后盾,美俄关系的恶化是必然的。
一直到7月份,俄罗斯法庭开始了对格林纳的审判进程,而美媒也开始大肆宣传报道此事。
加之MNBA等一众协会、团体、名人帮忙发声,舆论的发酵等于是把白宫架在火上烤。
俄法院判决后,拜登立即发声:“俄罗斯错误地拘留了布兰妮,这是不可接受的,我呼吁俄罗斯立即释放她,以便她与妻子、亲人、朋友和队友在一起。”

舆论热点之所以高居不下,无非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格林纳本身就是公众人物,有一定的影响力。
格林纳是美国WNBA的知名女篮运动员,而此次也是受邀前往莫斯科,等于是在正常的工作行程中被俄方逮捕。
虽然从法理上来说,在一个禁止大麻流通的国家,在她的行李中发现大麻,肯定是有贩毒的嫌疑。可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文化差异,让多数美国人并不认为这符合正常流程。
尤其是在美媒近年来对普京和俄罗斯进行“妖魔化”的报道,更让该案件有了浓浓的政治迫害的味道。
第二个因素,民主党自身难题。

民主党在美国一直是推行毒品合法化的,并且在许多州已经开始实行。
虽然美国就算手再长,也无权干涉别国对毒品的法律禁止行为,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美国人对毒品的看法。
按照格林纳的说法,她是“不小心”将大麻装入行李中的,应该是掉落的方式。那其他人如果也这么“不小心”,去其他国家甚至是其他州,会不会也被以贩毒之名而送进大牢呢?
第三个因素,美俄能否成功“换囚”。
有消息人士曾透露,华盛顿愿意交换已经被定罪并服刑多年的的军火贩子维克多·布特,来换取格林纳和去年被逮捕的美国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保罗(俄方称因从事间谍罪而被逮捕)。

“换囚”看似是一种双赢,但美国方面显然占得便宜更多。
维克多·布特已经被羁押多年,即便此时不释放,过几年也该刑满出狱了。拿一个原本就要释放的人,去换两个刚刚被判刑的人,这不就是说明美国人的命要更金贵吗?
其实“换囚”的声音在俄法院判决之前就有风声,但俄方并未理会而是有步骤地进行判决了。
显然,俄方是不满意美国给出的条件。
总而言之,拜登政府无疑是处于被动局面,第一次没谈拢就表示着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如果说军事冲突跟经济制裁是硬实力的博弈,那这种事情就是软实力,而且是一个输赢很明显的体现。

如果说在经济制裁中,美俄双方互有胜负,短期内看不出谁是真正的赢家。那这件事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就很明显地摆在公众眼前,人言可畏。
换作其他国家,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可美俄现阶段已经没什么情面可讲了。
莫斯科一天不答应松口,拜登政府就会有一天被指责是无能。
目前西方的舆论并没有打算将此事平息,显然这又是一件让拜登头疼的事情。
格林纳会不会在俄罗斯坐满九年的牢狱之灾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已经对她和她的职业生涯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