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足球报》报道,“长江事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他俱乐部被欠薪球员的讨薪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没有武汉俱乐部仲裁重审这件事,可能很多球员不会如此“慌乱”。现在球员们最害怕的,是口子一开,追讨欠薪的事情发生变化。有其他俱乐部被欠薪的球员表示,“长江事件”前,俱乐部还在积极回应还钱事宜,曝光之后,再想跟俱乐部催讨欠薪,对方态度就变了。
到了中国足协这里,他们似乎也有“难言之隐”。很多人不理解年初为何要给武汉队开窗,据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武汉俱乐部强行退出,避免类似苏宁退出,欠薪无处追讨的情况再发生。是为了缓解矛盾而不是给予“特权”,为解决问题赢得更多时间。事实上,当时武汉俱乐部有过书面承诺,愿意在5月31日、6月31日和7月31日三个节点结清欠薪。其中5月31日结清全部欠薪的10%,6月31日再结清20%,7月31日结清剩余的70%。
某现役球员拿到仲裁书一年多了,裁决结果是合同有效,原俱乐部应该继续履行合同。但当时他连大门都进不去。合同到期后,他通过地方足协,好不容易拿到了自由身证明。该球员理解俱乐部的难处,想和原俱乐部沟通一下,看看裁决书上的欠薪额度,俱乐部愿意支付多少。再次联系俱乐部后,工作人员只说让他等,“长江事件”曝光后,他再问,人家都不愿意搭理他了。据该球员了解,目前仍在队的主力球员,也是一分钱欠薪都没拿到。但俱乐部应该是和这些主力球员签了一份协议,承诺年内会支付,但对已离队的欠薪球员,他们没有承诺,也不予理会。
该球员向中国足协的指定邮箱发送了被欠薪证据,包括原合同和裁决书,但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在清偿欠薪人员名单里,也不知道和谁确认。据了解,凡是中国足协收到球员来信,提交证据的,都会及时回信,表示已经收到,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登记,然后统一核对,看看该球员是否在清偿欠薪人员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