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队目前正在大连备战中超联赛,不过康桥基地里依然热闹,上周,上海优体足球俱乐部的小球员入驻基地,开启新一期足球夏令营活动。看着一个个练习着基本技术的身影,俱乐部创始人、董事长纪斌欣慰地笑了。
忙完业务,他如愿约上一众好友,在夏夜寻得一片绿茵场一展身手,“最后能踢到职业队的毕竟是少数,但是足球的快乐,是人人都可以感受的。”这位曾经踢过职业队、做过厨师、如今回归足球的青训教练说:“我算是足球行业发展的受益人,如今想做个守望人,通过足球来回馈社会和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图说:如今的纪斌要做一个绿茵的守望者新民晚报记者李铭珅摄
首次参与,新民晚报杯的“元老”“我看到报道了,前两天新民晚报杯台州赛区刚落幕,如果今年条件允许,我们也会积极参与的。”刚在办公室落座,纪斌就给记者带来了“惊喜”,“我进入职业队之前,也踢过新民晚报杯的比赛,那时候好像是1986年,第一届吧。”
在纪斌的记忆里,初创时期的新民晚报杯就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那时候我们在体校训练,大多是踢踢内部教学赛,所以当听到有机会参加一类新赛事的时候,队员都很兴奋。”他透露,当时参与比赛的队伍,大都以少体校为主,教练和队员也没有太多成绩方面的压力,“重在参与吧,就当作一个交流、认识差距的机会。”虽然已过去30多年,但纪斌对于第一届新民晚报杯的不少细节,仍然记忆犹新。“决赛圈的比赛是在卢湾体育场进行的,那块场地的条件还挺不错,虽然是泥地,但是是天然场地,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已经非常好了。”回想起当初跟随球队一同训练比赛的情景,纪斌直言,那是人生的宝贵经历,“每周回去的时候,家人和邻居可能都会问‘训练苦不苦?’其实真正身在足球圈的人,哪怕再苦再累,也是乐在其中的,备战新民晚报杯的时候,每天有训练量要完成,但没有人抱怨,因为大家都喜欢这个行业,享受其中的每个过程。”第一届新民晚报杯,纪斌和他的队友们拿到第四名,虽说留下了一丝遗憾,但足球带给他更多的,依然是快乐和享受。
图说:纪斌与球友们在一起
首次转型,依然放不下足球
从少体校学成毕业后,纪斌顺利进入当时的上海足球队(申花队前身),可一次意外的受伤,却让他无奈在本该大展身手的年纪,无奈告别职业足球,开启转型之路。从职业队退下来之后,纪斌来到当时的申通地铁,帮助企业的足球队获得了地铁系统足球比赛的冠军,“当时不少行业系统都有自己的足球比赛,我也因此收到过不少企业的邀请,帮助球队训练比赛,也尝试做做其他工作,尽管转型了,也没有放下足球。”在地铁系统联赛的亮眼表现,让纪斌吸引了上海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华亭宾馆的注意,他就此转战酒店系统的联赛,同时也在酒店厨房,开启了拜师学艺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