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9日讯 8月19日,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在天津成功举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主持开幕式,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致欢迎词,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现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倡议,依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开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校赛”)。首届世校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国际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世校赛作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会同期举办。
世校赛围绕大会“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主题,创新理念,建立健全联动协同机制着力打造一届更多元、更创新、更富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级赛事。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在大赛组委会的统筹指导下,成立了世校赛执委会,天津、江西赛区执委会,以及各赛项执委会。各赛事机构职责分工明确,高效运转,有效推进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教育部统筹,以天津赛区、江西赛为支点进行国内外沟通,建立定期联系沟通机制,认真组织编制赛事工作推进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主体,协同推进赛事活动。
世校赛分布在天津赛区和江西赛区两个赛区举办,8月陆续进入线上线下比赛进程。世校赛共设23个赛项,其中包括5个竞赛单元、15个赛项和3个展演类单元、8个赛项。
世校赛主题词为“技炫青春,能创未来”;标识以汉字书法“世”之笔意为基础进行变形设计,采用五色,代表多姿多彩的五大洲世界;吉祥物“技宝”的造型融合了“中华龙、能工巧匠”等元素,呈现自信进取的技能小能手形象,助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世校赛充分借鉴国内外技能大赛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办赛模式、办赛机制,有效搭建中外职业院校师生增进友谊、切磋技能、展示风采的国际平台,形成诸多办赛特色和亮点。
一是国际参赛覆盖面广。借助职业院校国际合作项目和“走出去”企业的力量,面向世界广泛邀请国外院校参赛,共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近300所学校、1000多位选手参赛,成为目前参赛国家数量最多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二是创新比赛形式。世校赛以“线上赛场线下赛点”形式开展,通过建立线上直播赛场、设置参赛学校线下赛点、国外赛队错时空“同台”竞技方式进行比赛。在参赛方式上,创造性地推出中外选手“手拉手”组建参赛队模式,分成中外联合组队(中方和外方选手各自在本国参赛)和中外混合编队(中方与外方选手混合在中国比赛)两种,以队为单位报名、比赛和获奖,创造了更多国内外师生们深入学习交流、合作共进机会。
三是面向产业与增进人文交流设置赛项。世校赛聚焦高端制造类、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开设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财经商贸、能源动力与材料等领域的竞赛类赛项,积极创设真实生产背景下的工程化、实践性、创新型、项目式的竞赛环境和条件,有效对接现代技术革新,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潮流。世校赛还特别设置中国制造与传统文化、能工巧匠、中华非遗文化等展演类单元赛项,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世校赛创新赛事运行机制和组队参赛模式,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着力打造“比赛、展示和体验”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赛事活动,搭建中外职业院校师生增进友谊、切磋技能、展示风采的国际平台。
据悉,世校赛秉持“精彩、公平、专业、开放”的办赛理念,努力办成富有新意、影响广泛、氛围深厚的重量级赛事,有效深化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中外职业教育互学互鉴,促进各国技能人才培养取长补短,培养更多行业离不开、国际可交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技能力量”。(文/雷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