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刘晨诗畅沉稳的表现就是她在这个夏天交上的最好答卷。队内的模拟对抗锻炼了她一颗如猛虎般的心,而日常的训练又打磨出了其“细嗅蔷薇”的精细技术。在刘晨诗畅看来,“跆拳道不只是技术和身体,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智慧。平时要把训练当比赛,战时要把比赛当训练,两者之间的浮动越小,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赛事打通选材渠道
也给队伍带来奋斗激情
更让王连方欣慰的是,不只是刘晨诗畅,从冬训到夏训,中心的不少运动员都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一些小队员,三个月来更是大变样。这让他对上海拳跆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中心成立不久,刚刚迈过第一个10年,但是每个队伍都在逐步成长,后备人才能力也越来越强。”王连方坦言,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各大赛事的贡献。
以市运会、锦标赛、冠军赛为代表,越来越多的苗子涌现出来。拳击队领队姜淳紫直言,每年赛前,中心教练团队都格外兴奋,“看到好苗子就更激动了,每届赛事几乎都有印象深刻的选手,当然这些印象深刻的现在基本都在我们这里了。”姜淳紫的话语中透着骄傲,也道出了上海拳跆后备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优质通道。
近年来,上海各类拳跆比赛参赛选手的水平越来越好。这是因为许多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下到基层,成为了三线教练。“他们把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带到青少年身边,教练水平高了,培养的运动员能力就更强,再通过赛事进一步筛选进入职业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对喜爱拳跆的青少年来说,前路正越来越光明;而对拳跆中心的运动员来说,不断涌现的后备人才也激励着他们奋斗的激情。无论哪支队伍,这个夏天,他们虽身在冷气充足的训练馆内,却硬要跳出舒适圈,因为他们深知,努力走过的每一步都会作数,只有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才能够从容应对即将到来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