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首期“优青计划”上海青年骨干教练员培训班的53名学员中有45人即将投入一线运动队带训工作,为上海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充实了全新的力量。市竞体中心帆船教练员汪建波、市竞体中心蹦床运动员高磊、市竞体中心射箭运动员兼教练员朱珏蔓、市竞体中心自行车运动员兼教练员徐超四名学员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汪建波
“这次培训班的学习内容涵盖的学科面十分广泛且实用,无论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前辈专家的讲座,还是实操带训等,都向我们传达了实事求是、科学训练的理念。”他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加强训练数据的累积运用,强化对项目训练规律、竞赛制胜规律和项目特点的认识。
高磊
高磊在走上教练员岗位的同时,还将重返赛场,他也表达了自己“要以教练员及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比赛场上争金夺银,在训练场上披甲挂帅”的决心。
朱珏蔓
从运动员走向教练员岗位,朱珏蔓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对运动员的未来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既是教练也是老师。想要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需要教练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修养,有足够的学识、过硬的技术,才能做到以体育人、言传身教,才能担得起为人师长的责任。”
徐超
通过培训,徐超更意识到了科技助力的重要性,“自行车项目竞技训练手段在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进步,教练员的眼光一定要放到8到12年以后甚至更长远。自行车是一个对运动器材和运动员自身要求都非常高的项目,是在不断挑战极限的项目,科研领域不光涉及到人体科学也涵盖了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等物理化学领域。”他表示要坚持学习创新,在未来力争成为一名真正懂实战、懂科研的复合型教练。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图:王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