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讽刺的是,沈梓捷是上赛季CBA最佳防守球员——国内联赛的最佳防守球员,却因为防守问题,无法出战亚洲层面的比赛……
也就是短短的三年,中国篮球瞬间被拉开了差距……
杜锋教练的战术也有待商榷。
CBA还是简单模式
整个夏天,中国男篮都患上了“周琦依赖症”。
一旦周琦下场,球队攻防水平立刻骤降。于是每场赛后,都会出现杜锋“花式吹”周琦的场面。
亚洲杯结束后,周琦在采访时被问到为何有如此提升时,他的回答是:“我自己感触更深的其实跟涨球关系不大,你在一个高水平的篮球联赛里比赛之后,更加适应这种比赛状态。如果你在赛季里面打得比较多,那么你再跟这些球员在国际上碰面,你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周琦没有强调技术的提升,甚至坦诚地表示“国家队成员基本技术都已定型”,但身体状态的不同,却造就了完全不同的比赛结果。
过去几年,当CBA逐渐减少外援的戏份,国内球员确实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造就出了所谓的“控卫盛世”。
但当比赛强度下降后,国内联赛叱咤风云的后卫来到亚洲赛场,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或许就是CBA的温室效应。
当球星在CBA打惯了简单模式,突然把难度调成了困难,他们在场上的发挥也变得困难。
杜锋表示,中国男篮最差的就是对抗能力。
而自从疫情出现后,中国篮球已经许久未参与国际赛事了,除了零星的几场世预赛外,球员前往海外锻炼提高也变得零星起来。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不过是中国男篮过去几年停滞不前的写照罢了。
2023年男篮世界杯将会在明年8月下旬开幕,对于中国男篮来说,力压其他亚洲球队获得直通巴黎奥运会资格至关重要。
可如今中国男篮在亚洲都展现不出统治力,又如何在世界舞台有所发挥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男篮结束今夏全部国际比赛后,周琦、郭艾伦和赵睿三人仍未在CBA联赛注册,而转会窗口关闭也仅剩三天,他们能否出现在下赛季的CBA赛场还未可知。
如果他们无法征战下赛季的CBA,又能否顺势前往更高水平的联赛打磨自己?
中国篮球,必须学会适应人家的强度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