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篮球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前辈为中国篮球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不为当代人熟知。为向这些前辈致敬,传递中国篮球大家庭对传统和荣耀的集体认同,特别举荐张伯苓等15位前辈在首届直接入堂。
“五十杰”是中国篮协在建国五十周年这一重要时期的评选结果,是中国篮球荣誉史上的重大事件,“新中国篮球运动五十杰”整体作为一个称号,已经作为中国篮球的荣誉符号被记忆和传扬。
本着文化建设一脉相承原则,及荣誉体系的继承与延续,避免割裂历史,经中国篮球名人堂委员会审议,首届举荐活动中,“五十杰”作为优秀集体直接入堂;“五十杰”成员将以个人身份继续参加本届及今后名人堂的举荐活动。
Q:一些为中国篮球做出巨大贡献,又不为大众熟知的人选如何入堂?
A:考虑到中国篮球文化有断层现状,以及一些特殊领域的篮球人不为大家熟知。举荐机制设置上,名人堂委员会拥有“特别提名权”,可在德勤提交提名名单后,增补被提名人。
该项权利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非必要不使用。使用需2/3以上(含2/3)委员通过。
举荐“特别致敬人物”15人即是体现,今后会根据情况继续使用特别提名权。
Q:一些符合举荐标准且杰出的篮球人未能获得提名,他们还有机会入堂吗?
A:名人堂举荐是中国篮球的系列活动,前五年每年一届,之后视具体情况可能调整为两年一届。
每届名人堂举荐活动都具有广泛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入堂成员都是中国篮球大家庭达成共识的结果。因此,每届入堂成员的分量和价值是同等的,不存在先后之分。每个序列的殊荣都是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最高荣誉,各序列之间不存在分量轻重。
Q: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为什么没有裁判员等其他序列?
A:名人堂直接入堂的“特别致敬人物”中,舒鸿先生是篮球“奥运第一哨”,宋君复先生是中国最早的国际裁判之一,牟作云先生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篮球裁判员。名人堂是中国篮球的最高荣誉殿堂,能够入堂的人物一定是少数。2022年入堂规模为25位,其中15位老前辈以“特别致敬人物”方式直接入堂,举荐活动产生的10位入堂成员涵盖运动员、教练员两个序列。
其后平均每届5—10人,会视情况设置裁判员、优秀集体、特别贡献人士、中国篮球运动先行者等独立序列。
根据此前报道,中国篮球名人堂30人提名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