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举行了新学期开学典礼,并进行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以“传承北京冬奥精神 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北京冬奥会男子冰壶国家队队长马秀玥、北京冬残奥会冰壶冠军闫卓与全校生共同上了“开学第一课”。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全国唯一“冰雪学校”,也是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电厂路小学在过去7年时间里,以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不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校园冰雪活动,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冬奥教育文化和冬奥叙事。
开学典礼上,学校为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佩戴了橄榄枝花环,让他们在进校第一步就感受到校园的奥林匹克教育氛围。随后,电厂路小学校长薛东向北京奥运博物馆赠送了学校出版的第二本冬奥专题图书《童年的美好记忆 我的冬奥之旅》,该书收集了电厂路学生们在冬奥教育中的收获与感想。
开学典礼结束后,全校师生共同进行了“开学第一课”。马秀玥、闫卓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励同学们做事情要坚持,遇到困难时候要勇敢面对,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开学第一课’上,我聆听了冰壶运动员马秀玥哥哥的事迹,而我也是学校冰壶队的队员,今后,我会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冰壶技术,更要学习他的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长大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冰壶运动员,为国争光。”六年级学生王馨墨说。
学生胡馨月对闫卓的故事印象深刻。“闫卓姐姐说,能登上金字塔顶端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雄鹰,我们要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要退缩,最后,总能登上金字塔的顶端,这句话深深鼓励了我。”
据悉,为了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内可持续开展,更好传承北京冬奥精神,电厂路小学与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微学院”,并举行揭牌仪式。
薛东表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已经落幕,展望“后冬奥”时代,学校将传承北京冬奥精神,继续在校园内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将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把蕴含其中的育人资源梳理、转化为适应小学生特点的实施模式,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养,用“小载体”实现“大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