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5日讯 《足球》报近日对大连人总经理桂冰进行了专访,在采访里也谈到了大连人目前的一些情况。
2022年的3月份,当大连人俱乐部正式对外发出公告,由国企背景的企业全面接手,万达再次退居幕后转为赞助商身份时,大连人俱乐部一系列“谜之操作”曾经引起足坛广泛热议。
谁也想不到,在足改发展工作组的指挥下,新任管理层会用国企对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来寻找主教练和球员,找来的是执教履历不够丰富的主教练,要么名气不够要么年龄偏大的一群30+老队员。但现在再回过头看,无论是谢晖,还是闫相闯、吕鹏、商隐、费煜,个个都是好样的。那么这是否能够作为一种经验,向其他中超俱乐部推广呢?
“现在谈这个好像还有些为时尚早。毕竟我们目前的成绩也仅仅高于降级区一点而已,加上我们还没有进行股改,也不能以股改成功者自居,因为俱乐部的法人代表和股权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目前的大连人俱乐部只是换了一种生存模式,为了能够给大连球迷奉献更多精彩的比赛,为了更好地弘扬足球文化,推动地方足球经济发展,才有了大家看到的不同于以往的一些非常规操作模式。”在记者向大连人俱乐部董事长桂冰询问有关股改经验的问题时,他给出了以上的回答。
在桂冰看来,大连人俱乐部目前打出了自己的风格,打出了大连足球该有的气势,这要归功于谢晖的训练和用人水平,更要感谢市委、市政府领导和足改小组领导们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整个俱乐部新管理团队的密切合作。“目前的局面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至于能不能直接被作为经验照搬,这个我觉得还有待时间检验。”大连人俱乐部的管理层并没有被网上如潮的赞誉所迷惑,依然保持着理智与清醒。
很多俱乐部在股改中都遇到了困难,停滞不前,但是大连人俱乐部却能够在市领导和足球改革小组的共同扶持下,用一种相对灵活的方式来解决股改推进难的问题,让原有的投资人换一种模式来与俱乐部合作,也为俱乐部引入国企元素加强对于一切流程的监管赢得了空间。大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为了能够改变大连足球的困境,给俱乐部换一种活法,在交接工作进行之初,一直走在最前沿指导双方进行接洽。大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在推动大连市进行国企改革三年计划的进程上,也同样大刀阔斧、果断英明。因此,大连人俱乐部能够顺利创建一种非股改但是却能很好生存的模式。
2021年的8月与2022年的2月份,大连市委的领导班子先后两次主动会见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大连与万达集团围绕足球改革、文旅、体育等产业合作事宜举行工作交流,与万达集团就一些相对具体的项目进行对接。到了2022年的3月份,大连人俱乐部顺利发布公告,俱乐部进行管理层调整。大连市委、市政府对大连足球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决策。
“职业俱乐部生存模式的改进,一定是一套系统的立体工程,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元素,有正确的方向和规则制定者、管理者,更要有好的教练和球员。但只是在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两个环节做得好,哪怕最后成绩好,这个体系也不一定就是长治久安的。所以,我们要寻找的还不只是成绩,还有一些更科学、更经济实惠的管理方法。”这是大连人内部工作会议上来自主管部门领导总结的经验。
“内外有别”,在二转期间,这个词被个别人用到了大连人队身上。因为有些人认为,大连人上半程的成绩,轰动的效果,抓人眼球的打法,其实是全华班打下的,而这全华班中的不少主力,是有历史欠薪还未解决的,大连人在二转期间,因为偿还了国际足联裁决拖欠外援的薪资,所以打开了转会窗口,以至于有已经离队的,被万达时期欠薪的球员代理律师提出质疑,为何没有对中国球员做出相应的清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