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6日报道:近年来,奶酪正在进入中国人的餐桌,逐渐成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国的奶酪市场发展前景如何?
今天,博士战略咨询发布《从百亿到千亿,奶酪搅动中国乳制品市场——2022中国奶酪市场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受疫情因素及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奶酪市场长达10多年的高速增长将迎来首个转折点,年增长率将首次跌至个位数。尽管出现了短期波动,但长期增长的趋势依然不变,预计中国奶酪市场规模将在2035年突破1000亿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乳制品品类升级和干酪含量的进一步提升。
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奶酪市场规模约1436亿美元,约合9920亿人民币,近5年复合增长率约4%,在全球乳制品行业销售额中,奶酪占了24.7%的份额,是仅次于液奶(27%)的乳制品第二大品类。而中国奶酪市场则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市场格局,尽管中国奶酪市场在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4%,到2021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约123亿人民币,但在整体的中国乳制品市场中,奶酪占比仅为2.3%。
“奶酪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品类,其消费从西方市场向东方市场不断渗透,欧美、日韩、中国三个奶酪市场呈现出了典型的三级阶梯式结构,三种市场三种浓度。”博士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洪寅义向记者介绍道。奶酪在欧美市场发展历史悠久,以原制奶酪为主,其干酪含量最高;自20世纪60年代起,奶酪开始在日韩市场兴起,发展至今也已进入高浓度的市场阶段。目前,中国奶酪市场仅占全球奶酪市场的1.2%,仍以低浓度的奶酪棒为主,干酪含量还在不断提升,未来中国特色的奶酪市场将构成全球奶酪市场的主要增长极。
自2008年以来,中国奶酪市场连年保持着高速增长状态,2020年的增速一度突破了35%,2021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突破百亿,达123亿元。该态势在2022年将迎来首个转折点,受疫情因素及经济环境的影响,2022年中国奶酪市场增长率将首次跌至个位数。
博士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洪寅义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尽管今年中国奶酪市场连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出现了断点,但长期来看,疫情对于健康相关的品类将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总体趋势依旧向好。”根据博士战略咨询预测,2035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可突破千亿,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乳制品的品类升级和干酪含量的进一步提升。
洪寅义进一步指出,心智是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所有品类的发展都会经历工厂时代、市场时代和心智时代三个阶段,这是品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具体到中国奶酪市场,通过对于细分品类的复盘和研究,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再制奶酪市场正处于从市场时代迈向心智时代的阶段,而中国原制奶酪则仍处于工厂时代。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再制奶酪依旧是中国奶酪市场的主要增长极,而原制奶酪则还需经历较长时间的市场发展。因此,企业在不同品类市场开展竞争的时候,应根据品类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战略节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于工厂生产、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心智的管理,方能有效地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洪寅义表示。
根据博士战略咨询对于饮料及乳制品的品类创新路径研究发现,在饮料和乳制品领域,品类创新均遵循“始于口味,终于健康”的原则,品类创新将经历从“更好吃”到“更健康”再到“本味化”的三个阶段,更好的口感可降低新品类的门槛,而更健康的产品则不断驱动着品类创新,在这样的判断基础上,《报告》指出了中国奶酪市场存在着六大品类创新机会:常温奶酪棒品类、不同包装的奶酪品类、增加内容添加物的奶酪品类、更高营养的奶酪品类、低盐低脂0添加的奶酪品类、原制奶酪品类。
随着国际巨头、乳业巨头以及新兴网红品牌争相涌入中国奶酪市场,品牌之间的竞争和洗牌已开始加速。对于未来中国的奶酪市场的发展和演变,洪寅义认为,“比识别品类机会更重要的,是识别品类创新的节奏。在第一阶段,需要通过包装、常温、内容添加物等品类创新的方式来教育、普及奶酪品类;进入第二阶段后,方能升级、分化奶酪品类;当市场发展到第三阶段时,则是奶酪的本味化,回归本味,是品类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原制奶酪也将是最后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