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如实的回忆说,又一次比赛,她在跳跃的动作中脚不小心触碰到了跳板,虽然她当时在空中巧妙地控制了动作,没有受伤,但是在当时,触板可是要扣分的。
但是那一次并没有扣,甚至奥委会还改变了这一个扣分项。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自己后来出水的时候也如往常地笑着,所以没有扣分。
自此,爽朗的微笑成为了高敏的招牌,成为了高敏的秘密武器,也成为了高敏即使伤痛也要微笑出水的原因。
高敏一次又一次的夺得的国内外大小金牌,不仅仅证明着自己的能力,也一步又一步地将自己推向了不败的高台。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跳水女皇”。
要知道,这一次,高敏站得比十五岁那年站的地方高太多。

喜欢高敏的人捧她,希望她越走越远,越来越好;不喜欢高敏的人也捧着她,期望她有一天狠狠地摔下来。
高敏又何尝不知道这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可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疼痛,高敏不由自主地颤栗。
如果失败了,多少人会对我失望?如果失败了,多少人会嘲笑我?如果失败了,家里人和教练会多伤心……她颤栗着内心的恐惧、颤栗着社会的舆论、颤栗着身体的情况、颤栗着夺冠的压力、颤栗着自己不败的传奇……
1992年,这一把巨大的枷锁牢牢地攀上了高敏的双腿,拉着她直直地坠入深海,刺骨的寒冷穿透了她的身体。

这一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前夜,不知道是因为伤病的疼痛,还是那复杂纠结的恐惧让高敏久久不能入眠。
她知道一个好的睡眠对比赛的重要性,可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望着床头的安眠药,动了一个让她现在想,都觉得后怕的事情——轻生。
她握着药瓶窝进了床里,烦琐的思绪伴着黑夜笼罩着身处异国他乡的她。
如果她就这样离开,就不用面对压力,不用面对嘲讽,不用面对这一切了,要是这样离开算不算解脱?
幸福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高敏的家里人从小就很支持高敏的决定,尊重高敏的想法,可以说高敏的成功与自信脱离不了家里人给的信心和帮助。

高敏的教练对高敏体贴备至,教导高敏的跳水之余也很关心高敏的成长与健康。
同队的朋友、关心她的医生甚至训练队里打饭的阿姨都笑盈盈地陪伴着高敏,那些值得留恋的东西,不是比这压力更值得珍惜吗?
有些人骨子里就是不服输的,他们有着跪着都要挺下去的梦想和决心,高敏恰好就是这样的人。
是的,高敏松开了那瓶安眠药,战胜了自己的情绪。可以说,这种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是高敏这一生,这一刻,最宝贵最坚强的。
破晓的阳光在天边划开一抹白,驱散着黑暗的笼罩,也驱散着高敏困扰的思绪。她扛住了压力,夺得了这次巴塞罗那奥运会的3米跳板跳水的冠军。

这次夺冠的惊险到今天也是鲜为人知的,高敏带着那爽朗的笑,带着那沉甸甸的金牌给自己在跳水比赛选手的身份上写出了这个满意的结局。
04 退役
22岁的高敏选择了退役,在教练、朋友和家人的建议下来到美国疗伤。
一生都在奋斗的高敏也没给自己放个假,她在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期间就读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尔大学体育管理专业,为自己想好的退役生活铺路。
因为语言不通,高敏出门多半都用步行,因为这样迷路不会走太远,方便自己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