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一个铜牌,但是其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是中国乃至亚洲田径在世锦赛上获得的首枚奖牌。
1984年,在德国举行的国际跳高比赛中,第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成绩是2.39米。
朱建华在描述自己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时说;”当时是一场预赛,一般预赛很少有人会去冲击最好成绩,我那天感觉很好,就要了那个高度(2.37米),越过之后,旁边的人告诉我其实超过横杆很多,差不多能有2.41米的高度。”
此时的朱建华才21岁,他已经一年之内连续三次打破世界纪录,不仅仅成为中国跳高的领军人物,也站在了世界跳高的巅峰。
1982、1983和1984年,朱建华连续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两次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02
1984年7月,中国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国内所有媒体甚至世界上一些专业人士都预测,朱建华可以夺得跳高金牌,毕竟他一个月前才刚刚打破了世界纪录。
面对大家的期望,朱建华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他屡屡失眠,睡不好觉。
比赛开始了,朱建华轻松跃过了几个高度。面对2.31米的高度,朱建华也轻松跃过,动作十分流畅和完美。
就在朱建华准备试跳2.33米时,赛场上出现了意外;
一名跑步运动员在朱建华准备起跳时获得了金牌,现场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朱建华愣住了。
而另一位跑步运动员正好跑到跳高的海绵包附近晕倒了,裁判立刻举了红旗,跳高比赛不得不中断。
朱建华的节奏被彻底打乱了,人变得特别紧张。
比赛重新开始后,朱建华的状态大幅下降,第一次试跳2.33米没有成功。而此时已经有其他2位选手跳过了2.33米。
朱建华非常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跳高金牌。他分析了赛场情况,决定免跳2.33米,直接挑战2.35米的高度。
如果跳过2.35米,那就是第一名,如果跳不过,最差也是铜牌。
朱建华之前的最好成绩是2.39米,2.35米这个高度,对于朱建华来说,只要发挥正常,还是有把握的。
当年21岁的朱建华,也许心理承受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大,第一次挑战2.35米没有成功,但德国选手跳过了2.35米。
心理压力过大的朱建华第二次起跳还是失败了,他失去了金牌。
德国选手以2.35米获得冠军,朱建华获铜牌,成绩是2.31米,这个成绩比一个多月前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低了8厘米。

原本十拿九稳的金牌变成了铜牌。尽管这是中国田径史上的第一枚铜牌,但是全国民众本来期望的是金牌。
朱建华后来回忆:“当时的压力太大了,所有的人都已经提前把奥运金牌颁给了我,开始的时候是兴奋,到后来是紧张,再后来就是睡不着觉了。后来吃安眠药也不管用,每天都是眼睁睁地看到天亮,这无疑在体能上是极大的消耗,在精神上是极大的摧残。”
虽然朱建华没拿到金牌,但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共拿到了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
03
由于没有拿到金牌,朱建华的情绪很低落,教练和队友都安慰他说:”比赛总是有输有赢,这次发挥不好还有下次。”
21岁的朱建华也认为自己还年轻,好好努力拼下一届奥运会。但是朱建华回国后发现,情况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朱建华在上海家里的窗户玻璃被砸,并被投掷垃圾。他的父母甚至出门买菜,都会被一些不理智的人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