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0月7日报道,亚洲让斯诺克运动起死回生,中国在其中功不可没。
13年前,如今的世界头号斯诺克球员罗尼·奥沙利文可能想不到自己会在2022年参加也许是这项运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赛事。当时,他曾预言这项运动将走向消亡。
报道称,这个想法大错特错。6日开始、9日结束的2022香港世界斯诺克大师赛创下新纪录,是有史以来现场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斯诺克赛事,有多达9000名观众赴香港红磡体育馆观看决赛。香港作为这届创纪录赛事的举办地,或许反映了亚洲是如何让这一运动重新焕发活力的。
斯诺克运动是19世纪晚期由驻扎在印度的一名英国陆军军官发明的。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它的受欢迎程度开始下降。斯诺克从未真正在世界其他地方持久地受到欢迎,顶尖球员总是来自英国或英联邦国家。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中国选手丁俊晖一举成名。
在丁俊晖的父亲注意到儿子的台球天赋后,丁俊晖便开始专心打斯诺克。十几岁时,他被送到英国谢菲尔德,那里每年都会举行世界锦标赛。当年轻的丁俊晖对阵多次夺得世界冠军的亨得利并在2005年的中国公开赛上一举夺冠后,“中国获得了一个代表人物”,这一时刻成为“这项运动在中国崛起的催化剂”。
打理多位世界顶尖球员事务的冯敬文说:“突然之间,中国人或亚洲人认为这是一种他们可以获胜的运动。”
据报道,世界斯诺克公司估计,亚洲的斯诺克爱好者人数约有3.5亿,从人口结构看,这些爱好者较其他地区更年轻;在英国,27%的斯诺克爱好者年龄在50岁及以下,而在中国,80%的斯诺克爱好者处于这一年龄段。
这推动了这项运动在亚洲的发展。冯敬文说:“在重要的巡回赛中,有相当一部分参赛者是中国球员。他们很年轻,而且表现出色;一些中国球员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拿了冠军,所以我们吸引到的观众有着不同的类型。”考虑到中国乃至亚洲的人口基数,斯诺克运动现在在亚洲比在世界其他地方更受欢迎,至少就观众规模而言。
斯诺克运动评论员戴维·亨登说,在疫情暴发前,职业巡回赛已经“相当依赖亚洲市场”。这两年约三分之一的重大赛事在亚洲举办。亨登指出,赛事转向在亚洲举办有助于提高职业球员收入,因为在中国举办的赛事奖金尤其丰厚。
冯敬文说,中国政府的支持也有助于培养下一代球员。他说,中国台球协会2013年与世界职业台球和斯诺克协会合作,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斯诺克学院,现在全国各地已开办多家类似的学院。
在香港,与斯诺克选手傅家俊共同创办了一家儿童斯诺克学校的张天秀说,自2020年开办以来,他们的学校已经培训了数百名孩子打斯诺克,有些孩子只有4岁。
报道称,曾经被认为是这项古老运动的古板传统现在成了吸引人的因素。“当孩子们穿上西装马甲时,他们看起来很精神。父母们太喜欢了,”张天秀说,“橄榄球、足球或羽毛球已经很常见了,他们希望寻找某种特别的运动,一种能通过礼仪和批判性思维来训练孩子的运动。”
奥沙利文似乎也改变了对斯诺克未来的看法。今年6月,这位世界冠军在新加坡开设了自己的学院,培养斯诺克的未来明星。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