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矛盾依旧在加剧,由于C罗不满长期处于替补,他在上一场联赛末端拒绝在最后时刻上场而遭到俱乐部停赛停训的处罚,让这位传奇球星处于口诛笔伐的境地,很多国内球迷迅速以为由“罄竹难书”,非要把他们塑造的“神”再拉下来,这种“愉悦身心”思维似乎很有传统思维式快感,就好像C罗和梅西都不知道在中国有那么多球迷为了他们二人“选择站队”,并像“饭圈粉丝”一样喜欢相互攻击……
实际上,在C罗拒绝出场这件事上,绝对做错了,他也马上意识到了,并在赛前在社交媒体上鼓励曼联继续前行,还表示自己会接受处罚,积极训练。在任何领域,能够达到巅峰水平的人,不仅专业能力强悍,情商也必须能够更上。
就像十四年前欧冠决赛,C罗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帮助球队获得领先,并帮助球队和自己达到荣誉巅峰,但他也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2004年欧洲杯决赛败给希腊后的痛哭,还是2006年世界杯怂恿裁判红牌罚下鲁尼后的举动,还记得2016年欧洲杯决赛C罗提前因伤下场后的泪水吗?都说明他的性格的确还是个“男生”。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在面对死敌西班牙的绝杀任意球,让我们记住了C罗那充满霸气的领袖般的眼神,我们知道这个“男生”早已成为“男人”,可江山易改,性格难变,C罗在处理一些职业生涯问题上依旧会比较自我。
或许这种自我,依旧来自于他对于梦想的极力追逐。下面看一组数据:
欧冠历史射手榜前十(含欧冠资格赛进球):
第一:C罗(曼联),141球(正赛135球)。
第二:梅西(巴黎),127球。
第三:莱万(巴萨),91球。
第四:本泽马(皇马):86球。
不可否认,C罗的职业生涯绝对是完美的,即便他没有梅西的七座金球奖杯,但他五座的荣耀也绝对彪炳史册了,但C罗的个性就是要做到最好,因为他比梅西年长两岁,所以他无法在金球奖数据上超越梅西了。但他拥有什么呢?他的欧冠历史射手王的记录,或许这是他很看重的一点。
有时候,我们都会嘲笑执拗到格局很低的天才,但我们并不是天才。这或许就是我所分析到,为什么C罗要在赛季初想要离开曼联的根本原因。要知道,在上赛季C罗帮助曼联在联赛中打进18球,37岁的年龄再创纪录,而他仅位列利物浦萨拉赫23球和热刺孙兴慜23球之后,虽然排名第三,但数字确实第二,萨拉赫的进球中还有5个点球。
这说明,一个自律且伤病很少的C罗,对于曼联依旧是非常宝贵的,37岁只是一个标签,内涵是C罗是曼联的进球终结者,前提是要围绕他建立战术体系。然而,随着曼联新帅腾哈格的到来,这一切都变了,再加上C罗非常希望能够踢上本赛季欧冠,继续扩大自己欧冠进球数据,以确保对梅西的领先优势,所以他才在赛季初希望加盟一支能在欧冠比赛的球队。
转会风波影响了C罗的季前赛备战,一切努力都化于无形,再加上曼联本身在联赛中就表现起伏,又再一次加深了内部矛盾,而此时无论是曼联高层还是新帅腾哈格,都太希望有一个人来充当解决问题的“背锅侠”,所以C罗的话题会掩盖高层无能和主帅无能的热度。
就这样,C罗才被“杀人诛心”。
要知道,即便是有矛盾,C罗也不可能跟培养自己的俱乐部闹得不可开交,即便是最终大家选择分手,也完全可以做到心平气和。但正如我上述分析的那样,曼联无能的高层和得到授意的新帅滕哈格,自然而然地要拿C罗开刀,但他们却忘记了,在曼联高层格雷泽家族入主之前,C罗对于红魔意味着什么。
不让C罗上场打比赛,技战术体系无法做到配套支持,甚至还要让在伤停补时阶段让C罗出场,这是对一位传奇老将应有的策略吗?总而言之,站在不同立场的人,一定会有不同解读,可双方选择平静下来好好谈谈,其实才是关键。
如果C罗已经失去了对球队的价值,从俱乐部利益和球队发展来看,拿下他没有问题,可是37岁的C罗依旧有要出战的强烈欲望和综合能力,那为什么要继续内卷下去呢,这不得不说是曼联这家伟大俱乐部的悲哀。
本应该成为红蓝大战的一份子,C罗却因为被停赛而遗憾错过,关于他和曼联的故事,关于他内心的“梅罗竞争”,或许不会在中国足球文化饭圈化的舆论环境中得到客观体现。处事不精的C罗,依旧在显得那么“少年”,那么不成熟,但“少年”如果改变,那还会是C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