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会导致失明吗?专家的权威解读来了
近年来,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很多,很多几乎失明。这是怎么回事?快来听听医生的专业解读吧!
高度近视为什么会导致失明?
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眼球的前后径,也就是眼轴的长度也会增加。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眼轴约为24毫米,这是一美元硬币的直径。个体一旦发生近视,眼球的发育速度会加快,会导致眼轴超出正常长度,进而使个体远视时的视觉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但高度近视的人眼球会以过快甚至失控的速度增长,极有可能造成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导致失明。
那么,视网膜脱离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首先,因为近视,个体眼球增大,外层视网膜变薄,导致视网膜变性。一旦发生变性,视网膜破裂的风险就会增加。视网膜破裂后,眼球内的液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层,最终导致多层视网膜脱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早期只会表现为视物模糊,但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发展为变形、变色、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你需要更多地了解视力保护。
1、正确看待近视,避免听信偏颇。
首先要知道长期近距离用眼和减少户外活动会加速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处于青春期、学业繁重的青少年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适度用眼,增加户外运动。其次,戴眼镜、做近视手术只是矫正视力的方法,并不是治疗近视的手段。大多数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引起的,这是不可逆的,所以近视是无法治愈的。所以任何治疗近视、降低度数的广告都是虚假宣传,我们要警惕。
2.做好近视防控,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医生提醒,高度近视人群是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等致盲疾病的高发人群。所以高度近视的人,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一定不能大意,从娃娃抓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同时,医生建议儿童每年进行一次眼部体检,包括近视验光、眼轴检查、散瞳眼底检查等项目。眼科体检可以查近视、眼球发育、视网膜厚度等信息。如果体检结果不同,一定要及时就医。当然,已经高度近视的朋友也不必惊慌。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眼部健康管理,定期筛查眼病,可以防患于未然。
本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海印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缪欣进行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