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孩子嘴起疱就是得了手足口病?这些知识帮你辨别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1-12-07

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嘴里起疱,会是手足口病吗?家长们又该如何判断疱疹的情况?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别慌,疱疹不是手足口病特有,孩子嘴里起疱,也有可能是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口炎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时,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生病后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居家隔离2周,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建议针对性接种疫苗,可至各地防控中心了解。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听从医生建议才能“宝宝少受罪,爹妈都放心”。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见类型细介绍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口腔疱疹包括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手足口病。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口腔单纯性疱疹对人体的感染非常多见,常侵犯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部位,人类是其天然宿主。又可分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其中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儿童,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其发病有四个时期:①前驱期 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经过4~7天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②水疱期 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③糜烂期 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围皮肤也可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④愈合期 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需7~10天。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口腔带状疱疹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口腔黏膜损害:易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水疱时间短暂,多表现为边缘不整、浅在的溃疡面,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仅限于单侧,出现剧烈的牙痛。将要发疹部位先有疼痛、瘙痒、灼热感,继而潮红,出现集簇性粟粒大小丘疹群,沿受累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并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可相互融合成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透明,逐渐变为混浊甚至呈血性、脓性,数日后水疱吸收干涸,1~2周后脱痂,留有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得了口腔带状疱疹医生会给出怎样的处理建议呢?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1)一般治疗 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2)药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 可在急性期减轻面神经的炎性反应和消肿,使之在固定管径的面神经骨管内受压减轻,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骨管压迫、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为该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结核、胃溃疡以及孕妇慎用。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②抗病毒药物 可干扰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常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亦可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洛韦)。③神经营养药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肌肉注射或口服。④改善面神经微循环的药物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或其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静脉注射或口服。⑤止疼药 剧痛时可以适当应用止疼药。⑥其他 转移因子,正常人免疫球蛋白注射。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手足口病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起病急,伴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时,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手足口病可以出现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疱疹性咽峡炎y62拜客生活常识网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青少年和成人,多发于1~7岁的儿童,同一个患儿可被多次感染,一般病程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左右。特点为咽峡部为主的细小丘疹性水疱及溃疡,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常急剧发热,时长多为2~4天,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