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一个岩石天体,上面有一层非常薄的气体,月球在距地球约38.4万公里的轨道上公转,估计质量超过7000京吨。 据说,月球的形成大约是45亿年,与地球差不多,关于月球形成的普遍接受的假设是“巨型撞击理论”,即像火星一样大的天体与早期地球相撞。 另一种理论认为,大约是火星的五倍的天体碰撞,地球和月球同时形成,而小天体则多次碰撞,形成月球。
鉴于月球的大规模碰撞,以及月球表面由小行星等碰撞形成的陨石坑,我有一种可能性,即“巨大的天体碰撞可能导致月球偏离轨道”。
然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的经理保罗·乔达斯(Paul Chodos)指出,月球上的许多陨石坑都发生在数十亿年前,当时太阳系中有许多岩石和小行星,在撰写本文时,太阳系中飘荡的天体并不多。 他说:“撞击地球和月球的物质越来越少,碰撞次数也大大减少了。
CNEOS是近地天体,如小行星和彗星。 确定和跟踪,以确定它们是否对地球、月球等构成威胁。 CNEOS跟踪的近地天体大约有28,000个,但月球附近有一个具有更强引力的地球,因此许多近地天体被拉到地球,而不是月球上。
此外,天体碰撞的大小对于月球轨道的变化也很重要。 乔达斯说:“月球很大,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它以高速撞击(要改变轨道),”他坚持认为,要改变月球的轨道,必须有与月球一样大的天体碰撞。
幸运的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小行星没有与月球一样大的小行星。 NASA说,即使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的质量也不到月球的七分之一,它们绕着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运行,距离地球约1.8亿公里。 此外,虽然失去控制的火箭等人造物体可能会坠入月球,但它们也不太可能偏离月球的轨道。
Live Science 说:“所以下次我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时,我可以放心地认为,'月亮不会很快去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