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上手评测:远程开关电脑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5-20 线板   向日葵   智能   插孔   电脑   上手   绑定   简约   外观   界面   独立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变得方便。随着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大面积普及,如今人们已经全面进入智能生活,在这其中,离不开广大智能硬件的支持。今天,笔者想和大家聊一款智能插线板,就是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能在前几年,大家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插线板也可以实现智能控制,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让生活变得方便。是的,现在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做到了,它的到来,确实让我大开眼界,足不出户就能远程开启办公室的电脑,并进行远程控制。我已经使用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一段时间,接下来,我就把我使用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大家。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好了,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的具体情况,看看它的表现到底如何。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简约外观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看到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第一眼,我就被它的外观吸引。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的外观整体呈现简约风格,全黑色一体化设计,百搭各种家居风格,同时呈现简约简单的设计风采。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有3个插孔,还有3个USB充电口。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3个插孔可以实现独立分控,能分别绑定并远程控制三台不同的主机,平时使用起来很是方便。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有一个总开关,轻轻一按,便可开启。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的3个USB充电,支持5V 2A快充。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欣赏一下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的细节部分,它的电源连接线非常粗,开关部分的材质也很结实,呈现高端风格。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的各个部分都让人感到安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很是不错。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说说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的参数,长宽高是23cmX4cmX2.7cm,电源线长1.7m,最大功率2500W,最大电流10A。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整体来看,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适合大众消费者使用,不管是外观还是硬件参数,都非常符合。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智能控制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既然是智能插线板,那么它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可以实现远程开关电脑,实现独立控制开关。它有3个插孔,通过设置能够实现独立控制。在手机上下载“向日葵远程控制”APP,就可以开启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的智能之旅。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连接方式很简单,把它添加到自己家里的无线网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支持2.4G频段的WiFi网络,不支持5G频段的WiFi网络),添加完之后,在“向日葵远程控制”APP上就可以看到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是控制界面,操作非常简单,3个插孔,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独立开启和关闭。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3个插孔上,还可以设置备注,用自己喜欢的名字进行命名。APP界面上有一个绑定主机功能,这可以让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绑定自己使用的电脑。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选择绑定之后,通过电脑主板里的设置,就可以实现远程开关电脑了。设置方法如下,我的是戴尔电脑,看到“AC Recovery” “AC Power Recovery” “After Power Loss” “AC BACK” “断电恢复后电源状态”等设置项,找到它并启用即可。具体操作:进入Power Management Setup——AC Recovery设置为:On。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0hc拜客生活常识网

向日葵智能插线板P2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电脑,在手机上,就可以查看电脑,并且进行控制。

相关阅读:

  • 插排为啥用1平方的线 插排为啥用1平方的线,长期功率可
  • 暖冬也要萌萌哒,ORICO甜甜圈排线板赏析及拆解初体验
  • 简单安全,修长不占位之ORICO
  • ‘大小’搭配,干活不累
  • 插座也能笑起来,Aigo延长线插座轻体验
  • 装宽带发现弱电箱插座不够用,ORICO插线板轻松搞定想不
  • 《雪中悍刀行》演员回应骑熊猫画面:别问,问就是真的
  • 向日葵为什么会随着太阳转动(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作
  •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的原因是什么?,向日葵会随着太阳
  • 向日葵几点开花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