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状态下的自动交会对接,载人状态下的自动交会对接,以及载人状态下的手控交会对接,这三次“花式对接”意味着我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到2013年,“神舟十号”升空,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成熟的技术让中国航天人更加自信,他们利用发达的天地通信网络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
在完成任务并超期服役多年后,“天宫一号”在2016年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并在两年后的2018年离轨,陨落至南太平洋,终结了光荣的一生。它的升级版“天宫二号”在2016年9月发射升空,10月,“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两名航天员通过飞船进入“天宫二号”,在其中驻留长达30天。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低纬度的海南文昌更利于借助地球自转提升运载效率。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成功,开始多次向后者补加推进剂,实现了“太空快递”的使命。

2021年4月29日,中国“天宫”空间站的首个模块——“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0余年,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出舱到交会对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以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浩瀚太空中谱写出壮美篇章,也成就了一个国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