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子产业链持续在向印度、越南迁移,不过想要取代大陆的生产,还很困难。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友达董事长彭双浪日前表示,虽然电子供应链有一部分生产转移,但是印度和越南都有基础设施不完备等情况,无法完全取代大陆的生产地位。
据彭双浪分析,印度有一个社会结构问题,而且政府行政效率也会影响投资,虽然目前印度有部分城市以开发区的方式发展制造重镇,未来可能会逐步发展起来,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大陆的生产地位。不仅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备,而且近年越南投资被炒热,土地价格飞涨、一周一个价,这些也会影响投资意愿。
另外海外设厂需要考察的因素很多,包括供应链、基础设施和人才等。举例来说,台积电赴美建厂就遇到了人力的问题,在中国台湾地区加班、轮班、穿无尘衣进无尘室是很平常的事,而在美国,就连要求戴口罩都不容易,更何况要24小时轮班,即使是感恩节、圣诞节假期也要排班,那就是管理上的大问题了。
另外近半年来印度对OPPO、小米的税收也可能降低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生产的意愿,据报道,2021年12月,连个招呼都没有,印度税务部门突袭OPPO印度办公室,连续三四天,OPPO印度的员工被要求待在办公室协助查账,他们的通讯工具被监控。据一位经历此事的Realme印度(同属OPPO体系)员工透露,此后陆陆续续小规模的检查还有过几次。
同一天被查的还有小米,印度方面还搜查了小米的工厂、仓库,甚至高管住所等地。不久后,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逃税,并追缴65.3亿卢比(约合5.6354亿元人民币)税款。进入2022年,印度有关部门持续对小米进行调查,4月末,印度执法局又以涉嫌非法回款为由,冻结小米印度555.1亿卢比资金,后因小米起诉而暂缓冻结。
可以看到,虽然印度、越南具有人力成本优势,不过就目前而言在基础设施、政策方面存在限制,因此机械装备、液晶面板、芯片设计等高科技产业,核心技术其实还是在中国大陆生产,比如TCL也有扩充越南工厂规模,但也只是把装配、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了越南。
小结
整体而言,电子产业链迁移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虽然可以看到电子产业链企业的生产在迁移,然而一些核心技术的生产还是在大陆,只是说未来电子产业的生产不会较多集中在中国,也会分布在包括印度、越南在内的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