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琴国际品牌管理咨询
收录于话题#智造讲堂164个
改编自:《智能制造实践》(作者:黄培,许之颖,张荷芳)
该书正在编审环节中,即将出版,请关注“智造苑”即时获取新书出版信息。
「 1.数字孪生的相关支撑技术 」
数字孪生迅速成为热潮,源于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和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等关键使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与交叉融合。
数字化设计技术从早期的二维设计发展到三维建模,从三维线框造型进化到三维实体造型、特征造型,产生了诸如直接建模、同步建模、混合建模等技术,以及面向建筑与施工行业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三维建模技术不仅用于产品设计阶段,并且可以实现三维工艺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中不仅包括几何信息、装配关系,还包括PMI(产品制造信息,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和材料规格等信息),以及利用这些信息实现MBD(基于模型的产品定义)。为了支持产品三维模型的快速浏览,可以从包含三维工艺特征的完整三维特征模型中,抽取出仅包括几何信息的轻量化三维模型。基于三维造型和三维显示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取得了蓬勃发展,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工厂等复杂对象的虚拟体验,包括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Cave,用于产品展示和市场推广的三维渲染技术,以及基于视景仿真的模拟驾驶技术等。近年来又发展起来增强现实技术,其特点是可以将实物模型和数字化模型融合在一个可视化环境之中,从而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可视化,还可以进行产品操作、装拆及维修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实现产品操作培训、维修维护等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从早期的有限元分析发展到对流场、热场、电磁场等多个物理场的仿真,多领域物理建模,对振动、碰撞、噪声、爆炸等各种物理现象的仿真,对产品的运动仿真,及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对产品长期使用的疲劳仿真,对整个产品的系统仿真,以及针对注塑、铸造、焊接、折弯和冲压等各种加工工艺的仿真,以及装配仿真,帮助产品实现整体性能最优的多学科仿真与优化,针对数控加工和工业机器人的运动仿真(其中数控仿真又可以分为仅仿真刀具轨迹,以及仿真整个工件、刀具和数控装备的运动),还有面向工厂的设备布局、产线、物流和人因工程仿真。如果从仿真的对象来区分,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分为产品性能仿真、制造工艺仿真和数字化工厂仿真。
在数字化设计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发展和集成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数字原型(digital mockup,DMU)、数字样机(digital prototyping)、虚拟样机(virtual prototype)、全功能虚拟样机(functional virtual prototype)等技术,主要是用于实现复杂产品的运动仿真、装配仿真和性能仿真。通过对数字样机进行虚拟试验,可以减少物理样机和物理试验的数量,从而降低产品研发和试制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另一方面,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21世纪以来,物联网应用越来越广。除在消费领域应用之外,为了支持高价值工业设备的运行监控和维修维护,工业物联网(IIoT)开始受到业界广泛关注。IIoT采集的数据类型和采集频率比普通的物联网应用高得多,而应用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也比普通的物联网应用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