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背面工作了长达3年多的时间,远超3个月的设计寿命。截至第41个月昼,玉兔二号的总行驶里程达到了1142米。现在月球背面的黑夜已过,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已进入了第42个月昼。
在第41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前去探测了备受科学家感兴趣的“龙脊”。那么,玉兔二号所发现的“龙脊”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谁”留下的呢?为什么月球背面会这么神秘呢?

在没有月球探测器的时候,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认知完全是空白,因为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球背面。但我们知道,月球是有白天黑夜的,也就是说月球在自转,那么,为何我们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呢?
神秘的月球背面
月球的确有自转,它绕着自转轴转一圈的时间为27.322个地球日。就像地球既有自转又有公转那样,月球除了自转之外,它还会绕着地球公转,而公转周期恰好也是27.322天,与自转周期一模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呢?

这种现象其实并非巧合,而是地球对月球产生的潮汐锁定现象。数十亿年前,月球最初的自转和公转速度都要比现在快得多,而且距离地球也要近得多,只有几万公里。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月球被拉扯成椭球状,正对着和背对着地球的两侧形成潮汐隆起。在月球自转过程中,潮汐隆起部分会阻碍月球自转,消耗月球的自转角动量,导致月球越转越慢。

反过来月球引力也会让地球产生潮汐隆起,地球自转也会变慢。由于角动量守恒,地球损失的自转角动量会转移给月球,导致月球的公转角动量变大,月球逐渐远离而去。
最终,自转和公转角速度变得越来越慢,直至两者的速度保持相同,此时月球被潮汐锁定。在这种情况下,月球永远有一面正对着地球,而另一面背对着地球。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太阳系中普遍存在,木星、土星等巨行星的多颗卫星都被潮汐锁定,而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卡戎还出现了互相潮汐锁定的特殊现象。

由于月球背面始终朝向地月系统之外,所以更容易遭受来自外面的小行星撞击,那里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月球正面主要是平坦的月海,陨石坑的数量要少很多。

虽然人类早已发射过月球探测器,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景象,也有宇航员亲眼看到月球背面,但无论是探测器,还是宇航员,从未登陆过月球背面。直到我国发射嫦娥四号,人类的探测器才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随之而来的还有玉兔二号月球车。
“龙脊”

为了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玉兔二号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月球背面探测之旅。此前,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奇奇怪怪的东西,包括“石碑”、“神秘小屋”、“石兔子”、粘稠月壤、陨石、透明玻璃珠。
就在几个月昼前,玉兔二号发现远处月表上有一块黑色凸起物体,就像我国传说的龙背部鳍片,科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称:“龙脊”。由于“龙脊”形状独特,玉兔二号打算前去近距离探究一番。

虽然直线距离看起来不是很远,估计只有几十上百米,但玉兔二号要走过去相当不容易。因为“龙脊”周围遍布陨石坑,而且地势不平坦,科研人员需要谨慎选择路线,非常小心地控制玉兔二号前进。
在大约两周的月昼期间,玉兔二号的总行驶距离一般只有二三十米。虽然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可达5.6厘米/秒,这意味着每小时可以走200米,但它并不能一直保持高速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