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当下,为持续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联想集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硬核科技人才储备。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曾表示,到2023/2024财年结束时,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未来五年,联想集团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人民币。
不仅如此,联想集团还在2021年就宣布,在拥有一万多名研发人员的基础上,启动“全球大规模硬核科技人才招聘计划”,未来三年在全球范围内面向社会和高校大规模招聘科技人才12000人,全方位充实三级创新体系。据悉,过去一年里已经有近5000人加入联想集团的研发队伍。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联想集团内生外化,持续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如凭借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优势,联想集团为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建立了智能化管道和半自动焊机焊接智能管理系统,在提质增效的同时,降低生产环节能耗。
可以说,联想集团基于数十年深耕制造业领域沉淀的制造实力,以及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积累的数字化经验,为中国的智能制造开辟了新路径,也成为制造领域老牌劲旅强势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也是全球智能制造的标兵。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第八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显示,继胶州中央空调、沈阳冰箱、天津洗衣机之后,郑州海尔热水器互联工厂入选“灯塔工场”。目前,海尔集团是国内拥有“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从2011年便开始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目前已完成从自动化到自动化+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三个阶段的跃迁。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未来宁德时代的关注重点将放在产线与AI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深度融合上。
从一穷二白到制造大国,再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这个过程拼的是技术、是创新。智能制造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各界也对此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的不断增加,便是这一趋势和认知得到强化的体现。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升级,以及众多科技企业的大力推动,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