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韩国自主建设的运载火箭“世界号”正式发射升空,此次“世界号”研发耗时12年,投资超过2万亿韩币。
谁能想到,韩国建造研发一架运载火箭竟然要花费这么大的功夫,相比于中国而言,在航天技术上,韩国确实落后了很多。中国神舟13号、神舟14号相继发射,中国在空间站的建造上已经逐渐变得成熟,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国家。
人们对韩国的印象是,一个不怎么像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当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并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
由此开始,韩国正式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在普遍人的思维中,发达国家自然是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发达,在航天领域上,韩国自然也不能太落后,但为何韩国建造一个运载火箭需要12年呢?
从上个世纪80年代,韩国便开始发展太空事业,并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领域闯出自己的威望,实现太空强国,但现实确实,自己国家的技术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因为技术太落后,导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都还是与俄罗斯合作发射的。
此后,韩国便开始与俄罗斯展开了更加深入的合作,俄罗斯帮助韩国建造一级火箭,韩国自己则生产二级火箭,尽管有了俄罗斯的加入,但依旧改变不了发射失利的结果。
实际上,韩国自己也意识到了核心技术一直都受限于俄罗斯,为了摆脱对核心技术的依赖,韩国在2010年便开始决定要自己建造火箭,由此,名字为“世界号”的火箭计划便拉开序幕,从去年开始,世界号火箭便开始进行发射实验,但是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世界号首次发射便遭遇失败,当时中国科学家表示韩国航天实力就像于中国制造长征一号时的水平。
不得不说,韩国航天技术是真的太落后,身为发达国家,似乎有点名不副实。其实,韩国航天领域的发展受限于很多先天条件,比如韩国没有合适的发射场地。此前与俄罗斯合作的时候,还是借用俄罗斯的发射场地进行发射,当自主研发的时候,便需要拥有自己的发射场地了。众所周知,中国有多个火箭发射中心,毕竟中国地大物博,找个合适的发射中心是很简单的,但韩国就不同的,土地面积小的韩国选择的发射中心是占地只有25平方公里的罗老岛。
发射中心越小便意味着发射的角度和方向更加局限,在罗老岛进行火箭发射,便只能向南发射火箭了。
除了要有合适的发射中心之外,还需要配备的监测中心,火箭发射之后,是需要实时监控,确保火箭运行正常的。要知道中国是拥有陆地和海面领域内的监测中心和技术,能够多角度、实时监测火箭的飞行状态,但韩国没有,韩国只有一个老旧的监测中心——济州岛监测中心。一旦火箭离开了可监测的范围,那么便意味着将失去对火箭的监测作用,这无疑增加了火箭发射失败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想要发展航天技术,成为航天大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这不仅需要航天建设者的辛勤努力,更需要群众和国家的支持,中国在这方面无疑是给全世界打了样,后来居上,逐渐反超,站至巅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也相信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会越来越好。
#韩国# #韩国火箭世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