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作者 | 高歌
编辑 | Panken
芯东西6月24日报道,刚刚,国产CPU设计厂商龙芯中科以发行价60.06元/股登陆科创板。
龙芯中科开盘价为96.28元/股,涨幅60.31%。开盘后,龙芯中科股价有所下滑。截至芯东西成文,龙芯中科股价为89.33元/股,涨幅48.73%,总市值358亿元。
龙芯中科最早起源自中科院计算所2001年开始的“龙芯”项目,成立于2008年,并于2010年开始市场化运作。“龙芯”是国内最早研制的通用处理器系列之一,得到了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核高基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
招股书写道,龙芯中科的产品主要瞄准工控和信息化类芯片,应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正逐步向商用市场拓展。目前,龙芯中科基本完成了技术“补课”,形成了自主指令集LoongArch,其通用处理器性能已逼近商用市场的主流产品水平,且操作系统趋于成熟稳定。
报告期内,龙芯中科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4.86亿元、10.82亿元和12.01亿元。
龙芯中科控股股东为天童芯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龙芯中科董事长、总经理胡伟武和投资总监晋红夫妇。
本次IPO,龙芯中科计划募资35.12亿元,将分别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及系统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3个项目。申购结束后,龙芯中科募资总额为24.62元,较预计募资相差10亿元以上。
龙芯中科计划募资情况
一、起于中科院计算所,却要“肃清学院派流毒”
龙芯中科起源于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项目。据龙芯中科董事长、总经理胡伟武回忆,当时自己博士毕业没多久,怀有满腔热血,觉得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CPU,于是开始自研CPU。
不过“龙芯”项目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十五”期间,国内芯片产业还出现了“汉芯造假”事件,同样有国家经费支持的“龙芯”名声亦受牵连。2005年,“龙芯”的张福新、吴少刚、胡明昌等人到常熟建了产业化基地,在没人使用的情况下,从整机做起,为江苏中小学推广了15万套龙芯教育电脑。
2009年,“龙芯”团队开始筹办企业,很少有人感兴趣。胡伟武自嘲:“自己就像唐·吉诃德,拿个长矛叫龙芯,想斗两个风车,一个叫英特尔,一个叫Arm。”最后中关村管委会开了20多次协调会,让北京工业发展投资公司(北工投)来投。
龙芯中科董事长、总经理胡伟武
而北工投的董事长当时到中科院计算所就直言,自己知道投资龙芯肯定是要赔的,但是赔了也要投,因为这是政治任务。北工投投资了1亿元,带动民营资本跟投了1亿元,这成为了龙芯中科的第一笔融资。
2010年,“龙芯”团队转型做市场化运作。胡伟武提到像自己这样的研究员办企业是从“负数”开始的,因为看了太多的论文和国家项目指南,要肃清“学院派”流毒。
为此,胡伟武定下了几条基本原则,其中一条是:龙芯团队不评国家奖、不报院士。2009年和2011年,中科院计算所投票推选胡伟武评选院士,他都拒绝了,因为“中国不缺院士,但缺一个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
2013年,龙芯中科进行了管理、市场和研发的转型,明确了“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方针。2015年,龙芯中科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第一次实现了盈亏平衡。
据悉,2016年,鼎晖资本领投了龙芯中科的B轮融资。2017年和2019年龙芯中科分别完成了C、D轮融资,C轮投资者包括林芝鼎孚、鼎晖投资等,D轮领投方为国新科创基金。
市场实践中,龙芯中科最终明确了工控和信息化两个市场方向。其工控类芯片面向嵌入式专用设备、工业控制与终端等;信息化类芯片则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