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它个头很小,它却身怀各种“特异功能”,首先自身素质过硬,能够承受月球表面的从-170度到110度极大昼夜温差。





一旦登月版SORA-Q顺利到达月球后,它就能大展身手如同变形金刚一样 ,将自己打开、分成两半,中间有一个连接轴,分开的两半随即充当 “车轮”,让机器人能够在恶劣的月球环境中行动自如。

要知道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覆盖着沙质风化层,正常行驶会十分困难,不过从官方的演示的商用版SORA-Q视频来看,变身功能和沙地行走功能都得到了保留。

登月版SORA-Q机器人研发时,借鉴了玩具变形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经验,前部和后部安装有2个小型摄像头,用于拍摄和采集数据,当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行走时,风化层行为图像加上机器人和月球着陆器相机拍摄的月球表面图像,都将通过月球着陆器发送到任务控制中心。

随后,获得的数据汇总之后,就能用于评估定位算法和风化层对载人加压漫游车驾驶性能的影响。

此外,得益于机器人的小巧体积还能很大程度节省着陆器的空间,有助于减少运输到月球的设备体积,因此,它有望在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中发挥更多作用。
而在商用版本上,似乎取消了摄像头的设计,增强了探照灯的功能。

顺带一提,登月版SORA-Q机器人计划于 2022 年跟随着陆器,由日本的 ispace 公司负责运输上月球,着陆器将搭载 SpaceX 火箭发射,如果和 Rashid的漫游车两次任务均能宣告成功,那么日本和阿联酋将加入继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成为第四、第五位成功在月球上软着陆航天器的国家。

目前,尽管关于这款可变形机器人的具体细节还较少,但可以确信的是,一旦将其在月球上成功部署,那么后续的超长续航月球漫游车系统也会更快问世,继而未来玩具版的月球漫游车似乎也有戏?
不过遗憾的是,对于这款商用版的SORA-Q机器人官方并没有公布出售价格和开售时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还得再等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