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优缺点来看,不难发现就手机使用体验而言,妥妥的是智商税。但论及保护隐私方面,那它确实算不算智商税,只能说优缺点特别明显罢了。
但 der 建议大家,如果不是特殊需求,并不推荐大家使用防窥膜,毕竟伤眼睛还影响体验的“副作用”还挺大的。

关于隐私
除此之外,der 还想和大家谈回隐私这个问题,很多人在公共场合时,自我意识总觉得大家都在关注自己,想偷看你手机到底在做什么。
但事实上又有谁在乎你屏幕上聊的是什么,听的什么歌,看的什么剧呢,大家又不是没手机看是不是?而且现在社会素质也相对较高,很多人出于礼貌基本当做避而不见,更不会一直盯着看。
此时看手机贴上防窥膜,是不是有种多此一举的感觉?

倘若旁边人真想要看,无论你的防偷窥膜可视角度有多小,只要稍微靠近你旁边伸个头就能看到,又不是什么机密。
尤其是熟人,有时候你越不给别人看,别人就越想看,人性就是如此。

所以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手机上总有很多软件偷偷获取权限,不知不觉的收集我们隐私。
而防窥膜作为物理保护隐私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心理安慰,此时的它当然不是智商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