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欧若拉的这种底子,在适配性方面几乎是无解的,虽然上图我搭配了ZMF家的VC封闭式旗舰来搭,但老实说欧若拉确实伺候不动它,尤其是密度方面还是略微发虚,但又不影响它好听。我手头“满血版”DA1都不能完全伺候开的Timsok 1024,却在欧若拉的驱动下表现得服服帖帖的、声音不怪就已经非常令人诧异了(这头戴极其的吃推力和音色),把一个古典向的东西居然变得能听听口水歌了、低频的残响收放也很舒服,并且保留了1024上近乎无解的高频结像与瞬态响应能力。
HD580这种底子和欧若拉也同样是配一脸,HD580负责中正、开扬、大气,欧若拉负责赋予它低频的肉感、人声的甜润感、声场的包围感,本身(偏大的)结像的形体感和声场表现作为一个调音的矛盾点,欧若拉却控制的近乎完美、表达出了HD580的厅堂感与纵深,这一表现甚至你往更高端的型号里去搭配都不见得能表现出来,比如DA1和DA11驱动下的HD580在流行的表现力上就不如欧若拉来的那么温润、而是相对更偏向于大场面的塑造、对古典现场的空间还原度等。
我在写欧若拉的时候一直想的是极力去避免把它塑造成一个偏科的、偏人声的,无脑HUFI的机器,但因为不论是初听、还是久听,这都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忘记素质、忘记它有竞品、甚至忘记价位的东西,我认为这是钰龙发展至今最纯粹的、能够把音色融入素质、并以前端设备的身份把“包容性”发挥到极致的东西,同时素质在同价位也绝对是站得住脚的那茬。【在欧若拉推力范围内的东西,它的发挥近乎是完美的】,这就是我对欧若拉的评价,而且我无限希望钰龙未来能够把这样的声音审美大胆放进高端、甚至是旗舰型号里,
原本很早就打算分享出欧若拉的内容来,但在欧若拉势头正火的时候,DA11问世了,龙哥第一时间给我寄了一台来,我使用了许久才开始写,导致拍照的时候机身上明显有了“战损”。这台机器的数字部分几乎就是DA1的真·技术下放,但芯片部分换成了9038Pro。虽然我不是很在意芯片,一直以来最爱喷的就是那种看芯片脑补声音的“伪科HI党”,但得承认的是,9038Pro在坊间的风评并不好,也给DA11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质疑。
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用户去深入理解DAC背后的东西,但它作为一个解码耳放一体机的核心元件,就好像买电脑手机看CPU一样,一直是个用户约定俗成的习惯,虽然日常使用中CPU也许并不能带来本质的差距。当年的奥莱尔S8花了极大的功夫去处理时钟部分、打磨S8上的“锐气”,极力去压制数码声,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虽然牺牲了一定高频素质,但呈现出来了相当好的音色,在当时的时间节点上实属非常了不起的事,可惜后来因为缺少FPGA和锁相环芯片无奈停产。而熟悉钰龙的用户应该知道,像天鹰座上就是自带了ASRC/SYNC切换功能的,二者除了在硬件层面有区别外,也可以算是DA11在音色可玩性上的一个小特色。
ASRC说白了,就是通过插值来消除抖动,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和失真表现,在我浅薄的发烧经验以及和一些技术人员的简单沟通过程里,印象中ESS家的机器都比较容易实现超高功率的不失真输出,拿随身设备举例,山灵家M7的输出功率直接达到了自家M9的那个级别,还是建立在体积更小的基础之上,应该就和ASRC的优势有关。而ASRC模式虽然在指标上会比较好看、而且不去单独处理这块的话,对厂商来说能够省下不少在数字处理方面的工作,但也许会很难抑制这块芯片的数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