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
[懂车帝原创 行业] 8月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联合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指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已经处于全球并跑阶段,未来要加快L3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综合场景测试认证标准研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在会上致辞
李骏表示,在产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传统的产业链视角看,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而随着汽车与电子、软件、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形成覆盖车、路、云、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软硬件结合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
另外,我国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激光雷达、控制决策、算法、AI芯片、智能座舱、C-V2X、北斗定位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均取得突破,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前装量产应用,有力地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目前,我国在体制机制、市场牵引、网联赋能等方面具有优势,抢抓智能网联机遇,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李骏业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向高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发展,赶超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L3、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仍处于多场景下的演示示范状态,因此加快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综合场景测试认证标准研究,推动实施政府监管下的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准入管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加速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向高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发展、赶超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举措。通过准入管理办法的落地,能够为整车和相关零部件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法规支撑,为汽车产业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准入这一重大难题提供可行路径。
二是加强场景赋能,实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4S一体化发展特色。下一步要统筹推进4S融合一体化发展,从城市智慧移动终端的高度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将其视为未来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三网融合的核心,推动交通和城市的智慧化改造,以场景赋能技术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复杂场景感知技术瓶颈,解决长尾效应,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融合一体化的中国特色智能网联移动出行体系。
三是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打造为全球最安全的汽车。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关键技术需要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用等多方面配合。要基于中国汽车驾驶环境的特殊性,建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形成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中国标准和实施监管及防护体系。
四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全力打造完整、协同、安全、可靠的产业链,确保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安全。我国汽车产业必须系统性地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针对高精度传感器、车载机电、数字化、道路设施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实施强链稳链工程,加强基础软件、测试工具链、仿真场景库等支持性技术的突破,夯实发展基础,形成涵盖车辆、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的分类和分级服务的基础数据平台,确保汽车信息、用户信息、地理信息等数据的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