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自从亚马逊Echo获得巨大商业成功以来,智能音箱这一细分品类也受到了全球众多厂商的青睐。不过发展至今,智能音箱市场已经开始有些疲软,这一趋势在国内尤其明显。
据RUNTO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上半年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416万台,同比下降26.8%,市场销售额为40.9亿元,同比下降22.3%。
市场的退潮
随着疫情的持续,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呈现疲软的态势,智能音箱也不例外。从数据来看,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整体销量已经连续同比下滑6个月,并且这6个月的市场销量与销售额下滑都超过了两位数。
虽然从大环境来看,疫情导致如今整体消费市场不振,包括厂商对于智能音箱补贴力度的减少,一定程度上让智能音箱行业回归理性。
从产业角度来看,智能家居由于受到亚马逊的带动,因此很罕见在一开始便已经有众多巨头入局。尽管在前期帮助智能音箱市场快速扩张,但也打消了许多创业者进入到该行业的积极性。
通常而言,市场的集中度较高,意味着该行业处于相对成熟的状态,但是如果该行业从一开始便处于高集中度的状态,则会导致这一行业缺乏充分竞争,也很难有大的创新与突破。
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于,智能音箱从诞生之初,到如今,产品形态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几乎都处于微创新的堆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则是智能手机,由于大量玩家的用户,虽然让行业经历了一段野蛮生长期,但也让智能手机的形态发展多种多样,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成了让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成功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
从产业形态上来看,智能音箱首先是一个音箱,首要解决的是听觉娱乐场所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个喇叭,依靠的其实是内容。而智能音箱中的内容,主要随着技术、文化、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过去消费者对于音频的内容要求简单,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从简单的音乐,到有声读书、天气预报、新闻播报、教育、人机交互乃至智能家居控制等。
因此,光有硬件技术还不够,还需要整合如此多的内容,以满足购买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还需要提供精准的语音识别与语音理解服务,优秀的音箱播放功能,对接各个内容版权方的曲库以提供流媒体服务等技术与商务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一般的公司很难在有限的投资下完成智能音箱全方位的升级,这也是为何如今品牌玩家越来越少,产品交付服务也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就连苹果、华为、小米等厂商,也仅仅只是在音质、外接屏幕上进行发力,并且如今该类产品也越来越边缘化。
走向B端
就在近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智能互联总裁彭超表示,阿里巴巴已设立新的一级业务智能互联,探索更多消费者人工智能形态。到2020年,阿里宣布将天猫精灵与IoT业务联合成立AIoT创新中心;2021年更是宣布发布多款芯片,专注于服务智能化芯片的AIoT芯片,以用来缩短中小商家开发接入天猫精灵硬件产品的速度。
百度旗下小度科技CEO景鲲也在近期表示,将大力拓展线下全屋智能体验门店,加速推进小度“未来的家”及AI智能服务落地千家万户。
在过去几年,智能音箱厂商被一些行业人士认为是未来物联网的入口,但真的当这些企业抢占了这个市场之后,却发现这个入口其实并不取决于智能音箱本身,而是来自外部的内容以及相关设备的联动。
因此在大多数智能音箱功能同质化的当下,想要产品卖得好,或者说能够较高的复购率,其实主要看智能音箱的内容以及其外在的联动是否够多。
阿里、百度等智能音箱厂商现在也开始发现了该市场的这一特点,与其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给智能音箱提升其产品力,比如提升音质、提升语音识别能力、提升外貌质感,这些提升固然对于销量是有促进作用的,但相比之下,如果将资金专项与B端厂商进行合作,性价比反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