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天文钟也成为了捷克、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打卡景点之一
为了同样的人类活动或是宗教需求,在接下来的2个世纪间,欧洲各地陆续建造了大小、造型多样的天文钟,也将各自的文化与审美化作了这条时间轨道上独有的风景。
03天文钟盛世的共鸣
14世纪至16世纪,经济的复苏和城市的兴起带动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天文钟作为这二者融合的结晶,成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不同地区的天文钟在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首先是彰显了独特的地域风尚。
首先,我们来到历史悠久的法国里昂
著名的法国里昂主教座堂内,一座色泽艳丽的天文钟便以其繁复华贵的巴洛克装饰而闻名。
传统哥特风格融合新时代法式奢美,让它在同时期的一众天文钟中犹显瞩目。
里昂主教座堂是一座典型的“火焰式”建筑,这种风格作为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是一种兴盛于欧洲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摆放于里昂主教教堂的天文座钟,不同于布拉格天文钟的钟楼规模,这是一座9米高的大型座钟,始建于1383年
座钟在1562年的一次袭击中被摧毁,并在路易十四统治期间重建。
在这位自称“太阳王”的君主宏伟审美的影响下,富丽堂皇的鎏金装饰覆盖了其原本深沉的色调,指针上“人面太阳”的标识也比许多天文钟都更大且显眼,尽显气派。
表盘上和周围的花叶造型皆彰显了巴洛克风格的激情与动感
“人面太阳”也是人类古文明中对太阳崇拜的符号的传承/指针表盘细节
座钟顶部运用了和布拉格天文钟类似的滚动木质雕塑,在一周七天重复上演了耶稣的诞生、死亡与复活等场景,由此可以看出其初建时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