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小波,喜欢读书的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但其实,王小波除了作家的身份外,还是一名程序员,并且是一名很牛的程序员!
整理:叶子@OSC开源社区(ID:oschina2013)参考:https://www.oschina.net/news/54756/wangxiaobo-first-generation-programmer
王小波可以算的上中国早期的程序员,在 90 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国内应用软件缺乏,爱捣鼓东西的王小波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了汇编和C语言,编了中文编辑器和输入法。中文编辑器和输入法任何一个都是大牛级 的 GEEK 才会去尝试的东西,比如求伯君。王小波通过卖软件还挣了些钱,当时很多中关村的老板要拉他入伙,当然写代码这种来钱快的活对屌丝王小波还是有吸引力的,所幸他还是拒绝了人家。
王小波一个写小说的为什么沦落(/升级)成了程序员?这还得慢慢说。王小波大学在人大学的是贸易,毕业后在人大当了几年老师。后来去了美国匹茨堡大 学读经济的研究生,到那老师跟他说你就是一写作的奇才,以后必能称霸话语文坛。老师又说你在我这什么都不用干了,好吃好住,毕业证照发,抓紧时间写小说。学成归国,王小波接着又回到人大做统计学的讲师。
因为做统计,各种分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以前人手工计算,有了计算机当然最好使用计算机,基本理工科的都知道用 MATLAB 做个毕设和作业是多么重要。所以当时计算机对王小波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但是 90 年的时候,软件相当稀缺,电脑又相当不智能。王小波不得不自己写软件,当然开发软件也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他先是学会了 FORTRAN,汇编,C等各种语言,接着又要学习数据结构,算法的相关知识,还有编译原理。
在做出中文编辑器和输入法,解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王小波对写软件的兴趣已经没有多少了。因为他觉得写软件可以赚钱,写小说同样也可以赚钱。处于一 个程序员的修养,王小波还是不断地从数据结构和算法来优化这两个软件。93 年的时候,王小波买了一台 286,这在当时是一台奢华无比的机子了,他自己也是这些认为的,高兴得一塌糊涂。不过这台顶配机子还是满足不了王小波的要求,后来他把时间花在了不断地 去优化这台机子上面。
以下内容是从王小波和朋友的书信里收集了他所做软件的各种信息,汇集起来,可以了解小波在软件方面的造诣。顺序按照原文的书信顺序,应该也就是时间顺序。
1988 年 12 月
回来之前我曾往人大一分校计算机站写过一封信,问他们可要带什么软件,主管的工程师回了封信,我没收到。回来之后人家还提到此事。现在国内软件一面 混乱,又逐渐有形成市场之势。首先以年兄学统计这一事实来看,回来做事非有会用的软件不可。Macintosh 根本就没打进中国市场,你非带几个可用的 IBM 微机软件回来不可。至于什么机器上能使倒不必太担心。我这个狗屁计算机室,IBMPS/2 就有二台。AT 机也不少。
SASSPSSStatistx 都有,可代表国内上等一般统计微机房的水平,可就是少了一种宜于作统计的语言。年兄如有 APL (Aprogramminglanguage)之 IBM 微机本,可给我寄 copy 来。我在美还有一个户头,连 manual 复印费一并写支票给你们。Glim 我也没有,如年兄有便人可捎来。邮寄太贵,能省就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