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高端旗舰中卷得最厉害的莫过于拍照,不光底越来越大,像素也越来越高,5000万乃至1亿像素几乎成为了高端机的标配,如今这个记录又被一再跳票的moto X30 Pro给提高到了2亿像素……难免让人觉得有点离谱。
毕竟现在的用户没以前那么好忽悠了,像素并不能决定拍照质量这件事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传感器的尺寸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所以像moto这样的2亿高像素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实用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得从不同角度来看,首先,高像素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先说优势,像素是感光元件的最小单位,也是组成画面的一个个点,所以更高像素下照片的分辨率也就越高,画面中的细节也就更丰富,看起来更清晰。

这样的画面经得起更多倍数的放大,平时如果对拍摄到的照片不满意,可以通过裁切来重新构图,对画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使用场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不太常见的,即使高像素的画面能承载更多细节信息,但上传到头条、微博、朋友圈的时候照样会压缩画质,就算是发原图,浏览这样的照片也很考验手机的性能,更别提文件大消耗更多网络流量了。

而且大像素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传感器尺寸有限时,像素越高,单个像素的进光量就会越低。做个夸张的比喻,这就好比在100平和1000平的两个房间中分别塞进100个人,每个人平均获得的空间是不一样的。
这里的每个人就是一个像素,获得的空间就是单个像素的进光量。当单个像素进光量越小时,画面就会出现噪点,看起来也不够清晰。

就算是现在主流的5000万像素,在有限的传感器尺寸下同样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是把传感器做得更大,但就会影响手机尺寸,变得厚重不够便携。所以厂商们都选择了另一个办法,即像素合一技术。
以现在5000万像素手机为例,在自动模式下,大部分会默认像素四合一,输出的照片就是1250万像素,在画面细节够用的同时,等效像素尺寸更大,进光量也就更高。

再来说说这回的moto X30 Pro,其搭载的三星2亿像素HP1传感器尺寸为1/1.22英寸,比小米12S Pro的IMX707还要大点,总体感光面积还可以。
但是承载起2亿像素后,0.64μm的单像素面积就算不上大了,这就意味着要想拍出画质出色的2亿像素照片,需要更好的光线条件,赶上阴天或者傍晚、室内这种环境体验应该不会太好,更别提夜景了。

不过moto这颗2亿像素的三星HP1最高支持像素16合一,等效像素还是1250万,但是单个等效像素尺寸就能达到2.56μm,这个水准可以对比下另外两个拍照不错的机器。
小米12S Pro的IMX707像素四合一后单个像素等效尺寸是2.44μm,华为P40定制的IMX700像素四合一后等效尺寸是2.4μm,虽然moto还略大一点,但实际看起来画面的精细程度差别也不大,所以如果调教到位,moto X30 Pro的拍照水准目测会处于不错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