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2021年全球电子皮肤市场价值8.7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21.1亿美元,在2022-2029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38.90%。除了市场价值、增长率、细分市场、地理覆盖范围、市场参与者和市场情景等市场洞察之外,数据桥市场研究团队策划的市场报告还包括深入的专家分析、进出口分析、定价分析、生产消耗分析和杵分析。
![](http://imgq8.q578.com/ef/0920/fd9b1045ad7ac195.jpg)
而目前该市场领域研究主要为美国与日本这两国家研究其功能为主,其美国研究的该系统结构简单,可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能像衣服一样附着在设备表面,其QCT材料不但能感知物体的硬度还能监测到物体的硬度等级。此外,借助XY扫描技术,使用QCT技术的机器人还能获得不同区域(如前臂、肩部和躯干)的综合知觉信息。
而日本科学家所发明的为电子皮肤由橡胶、导电石墨和新型晶体管组成。其电子皮肤在橡胶聚合体里面加入电传感石墨薄片,当受到触碰的时候,它的电阻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立即被藏在皮肤表层下面的一系列晶体管察觉到。其主要的困难在于让这个装置的反应变得像真人皮肤一样灵活,最终能够穿在机器人的手臂上。其日本使用并五苯的柔软的有机材料代替制造晶体管,电子皮肤的传感器系统由32*32的软材料晶体管方阵组成,每个2.5平方毫米。
![](http://imgq8.q578.com/ef/0920/a3f48535ba05bafd.jpg)
而国内据悉目前有香港城市大学于欣格教授团队参与的跨院校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皮肤集成的触觉界面”系统。通过紧贴皮肤的无线致动器,将能源转换成机械动能,将触觉刺激传送到人体 。这项研究成果不但可应用在社交媒体及电子游戏上,也可以帮助义肢使用者透过触觉感应外在环境。
— —
电子皮肤对改进脑机接口,促进义肢、 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等领域的进步有重要意义。电子皮肤的研发还需解决多方面问题,包括可拉伸电子设备、信号转换电路、神经接口等。目前,可拉伸电子设备发展速度较快,技术成熟度较高,已经生产出样件;能输出仿生动作电位的信号转换电路也达到了概念验证阶段,而电子皮肤的研究开发还举步不进,相信未来不久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研发团队涉入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