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白领域
托尼马依旧延续孵化理念,这点体现在腾讯内部的团队竞争上,比如天美和光子。
《王者荣耀》成就了天美,但曾经,光子的《全民超神》收入高达天美《王者荣耀》的15倍。
腾讯的理念是,对同一领域先内部竞争,反正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内心的潜台词估计是,就算是狸花猫,也是咱家的。
从《王者荣耀》到“吃鸡”,腾讯稳稳的做到了游戏一哥的位置。根据腾讯2021年财报显示,腾讯2021年国内外游戏总营收1743亿。
1743亿是什么概念呢?在2022年6月A股百强榜中,市值超过1743亿的,只有76家。
而腾讯公司在2021年财报中,公司营收5601.18亿,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8.22亿。
在2022年6月A股百强榜中,市值超过2248亿的,只有53家。
一年收入买几家上市公司,不是梦。不知道曾经被誉为“野蛮人”的姚振华怎么想。
2.但在已经相对成熟的领域,腾讯则注重依赖用户粘性的“创新”
比如前有劲舞团,后有qq炫舞;前有金山毒霸、360,后有qq电脑管家;前有跑跑卡停车,后有QQ飞车。
不同的对手,结果是一样的,相对于更频繁的注册账号,远不如一个QQ号玩遍所有游戏爽的多。
腾讯在聊天工具上,差点儿被一款app逆袭。这款app不是默默,而是米聊,那个早于微信的3个月诞生的聊天工具。
意识到米聊可能存在的威胁后,微信应运而生,相对于qq的+法理念,微信刚开始注重与-法,而且刚开始阶段可以通过通讯录及qq好友添加微信好友。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米聊在21年停至服务,有人归咎于“米”字,认为有局限性,而居士则认为,不管米聊叫什么,能背刺聊天工具这一大本营的app,机会都不太大。
但米聊,确实曾经有过“背刺”的机会,也许连他们也没准备好吧。毕竟,哪怕微信确认熟人社交这个领域后,米聊转为陌生人社交,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地步。
四、羊了个羊
疫情这几年,改变了太多人的认知。第一年,让月光族体会到了有积蓄的好处;第二年,让白领开始羡慕起“铁饭碗”,公考热一年比一年高,第三年,让房奴开始提前还起了房贷。
这几年,短视频及直播领域飞速发展。让人窝在家里,收入减少也就意味着消费减少,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播赛道,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播打赏赛道。喜欢看大长腿的,看了3年的大长腿;喜欢看美食的,看了3年美食;喜欢看风景的,看了3年世界风景。
短视频平台依赖于算法,去推送不同人喜欢的不同领域内容。这就造成了,也许某件事儿、某个人会在短视频平台迅速成长,但短视频平台很难去培养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